第一编儒家的法律思想.ppt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先进》:“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乡党》:“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孟子·尽心下》:“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阉然媚于世者,是乡原也。”“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鲁人烧积泽,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哀公惧,自将众趣救火,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仲尼曰:“夫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无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请徒刑罚。”哀公曰:“善。”于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逐兽者比入禁之罪。”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 《春秋谷梁传》定公十年记载:齐、鲁两国国君“郏谷之会”,孔子主持。其间齐人欲要挟鲁君,被孔子制止。接着“齐人使优施舞于鲁君之幕下。孔子曰:‘笑君者罪当死。’使司马行法焉,首足异门而出。”《史记·孔子世家》亦载“颊谷之会”中齐国使“倡优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 孔子为鲁司寇,有父子讼者,孔子拘之,三月不别。其父请止, 孔子舍之。季孙闻之,不说,曰:“是老也欺予,语予曰:为国家必以孝。今杀一人以戮不孝,又舍之。”冉子以告,孔子慨然曰:“呜呼!上失之,下杀之,其可乎!不教其民而听其狱,杀不辜也。” (《荀子·宥坐》) 德国十八世纪历史学家、哲学家赫尔德说:“孔子是一个伟大的名字,尽管我马上得承认它是一副枷锁,它不仅套在了孔子自己的头上,而且他怀着最美好的愿望,通过他的政治道德说教把这副枷锁永远地强加给了那些愚昧迷信的下层民众和中国的整个国家机构。在这副枷锁的束缚之下,中国人以及世界上受孔子思想教育的其它民族仿佛一直停留在幼儿期,因为这种道德学说呆板机械,永远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使其不能自由地发展,使得专制帝国中产生不出第二个孔子。” 《公孙丑上》:“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杀一无罪,非仁也。”(《尽心上》) “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公孙丑上》) “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离娄下》) “罪人不孥”(《梁惠王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因时之论也。当其时,文、武之泽已斩,天下忘周而不以为君,周亦忘天下而不自任为君,则君子虽欲自我君之而不能。若夫大王者,非篡逆之臣,则介在戎狄,无异于酋帅,杀人盈野,以求君天下而建社稷,君非君,而社稷亦非社稷矣,故轻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民为邦本”孔颖达疏:“言民可亲近,不可卑贱轻下,令其失分则人怀怨,则事上之心不固矣。” “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尽心上》。 “民主与民本不同,民主不但要for the people,还要by the people,而民本则只有for the people,至于哪一种设施可以达到for the people的目的,则由政府决定。” 萨孟武:《中国政治思想史》 孟子的“民”已经具有政治性,是后世“人民”一词的前身。余英时对此有精辟见解,他说:“从严格的思想史观点分析,西方学者也曾指出,原始基督教所说的‘人民’(populi)大概是指古代犹太民族中的‘长老’(Elders),并非当时全部以色列的居民。事实上,自古及今,对‘人民’这个词的运用是一切政治魔术家所必变的戏法之一。但是通过思想史的分析,我们便可发现,这个名词的内涵从来就没有全面的兼容性。”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传统政治〉 朱熹:“孟子发明四端,乃孔子所未发。人只道孟子有辟杨、墨之功,殊不知他就人心上发明大功如此。看来此说那时若行,杨、墨亦不攻而自退。辟杨、墨,是捍边境之功;发明四端,是安社稷之功。” 第三节、荀子的法律思想 “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 (〈君道〉) 《荀子·臣道》: 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事中君者,有谏争无谄谀;事暴君者,有补削无挢拂。迫胁于乱时,穷居于暴国,而无所避之,则崇其美,扬其善,违(讳)其恶,隐其败,言其所长,不称其所短,以为成俗。《诗》曰:“国有大命,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此之谓也。 刘泽华:“荀子所说的法有许多不同的含义。有的地方指政治传统和被模式了的历史经验,

文档评论(0)

xiaohu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