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3.2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4.3 成长与发展的理论 2.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1)本我 本我(id)处于潜意识深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是人格形成的基础,是人格中与生俱来的,最原始、最主要的无意识结构部分。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目的在于争取最大的快乐与最小的痛苦,是人类非理性活动的部分。 4.3.2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4.3 成长与发展的理论 2.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2)自我 自我(ego)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小部分存在于潜意识中,是人格中理智而符合现实的部分。自我遵循现实原则,用社会所允许的行动满足本我的需求,在本我的冲动欲望和外部现实世界对人的制约之间起调节作用,从而使人的行动适应社会和环境。 4.3.2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4.3 成长与发展的理论 2.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3)超我 超我(superego)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是人格中最具理性的部分,由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组成。超我可以改变本我的冲动,使其符合个人的理想与良心,保证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 4.3.2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4.3 成长与发展的理论 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1)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1)口欲期(0~1岁)。 (2)肛欲期(1~3岁)。 (3)性蕾期(3~6岁)。 (4)潜伏期(6~12岁)。 (5)生殖期(12岁以后)。 4.3.2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4.3 成长与发展的理论 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2)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1)口欲期。 (2)肛欲期。 (3)性蕾期。 (4)潜伏期。 (5)生殖期。 4.3.3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4.3 成长与发展的理论 1.艾瑞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艾瑞克森将人格发展分为8个期,即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一个发展的危机或中心任务必须解决。成功地解决每一阶段的危机,危机被化解,危机会变为转机,人格得以顺利发展;如果危机不能解决,危机将持续存在,相继累加,则可能出现人格缺陷或行为异常。 4.3.3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4.3 成长与发展的理论 2.艾瑞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艾瑞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有助于护士了解人生命全过程的心理社会发展规律,识别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发展危机及其发展结果,更好地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格和行为特点,从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帮助患者顺利解决各发展阶段的发展危机,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预防人格发展障碍。 4.4 压力与适应理论 4.4.1 压力概述 1.压力的概念 1)从刺激的角度 从刺激的角度是指从引发压力的刺激着手进行研究,探讨引起压力反应的刺激物的特点(如哪些日常生活事件可引发压力),从而控制或减少刺激,减轻个体的压力反应。这方面研究的代表人物为霍姆斯和拉赫。 4.4 压力与适应理论 4.4.1 压力概述 1.压力的概念 2)从认知评价的角度 该观点认为,压力不是环境刺激物的直接结果,在压力反应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个体的认知评价。当刺激物进入人体,通过认知评价,认为该刺激是紧张性刺激物时,才能引起个体的压力反应。因此,压力是人对环境刺激的认知评价后的产物。拉扎勒斯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人物。 4.4 压力与适应理论 4.4.1 压力概述 1.压力的概念 3)从反应的角度 将压力作为反应,认为压力是紧张性刺激物作用于人体后所产生的一种反应状态。这方面研究的代表人物塞里指出,压力在生理学上是指人体对任何加诸他的需求所做出的非特异性反应。 4.4 压力与适应理论 4.4.1 压力概述 2.压力源 1)躯体性压力源 躯体性压力源是指对身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理化因素和生物性因素等,如温度、噪声、机械性的刺激,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侵袭。 4.4 压力与适应理论 4.4.1 压力概述 2.压力源 2)心理性压力源 由来自大脑中的紧张信息而产生的刺激,如无力感、心理挫败等。 4.4 压力与适应理论 4.4.1 压力概述 2.压力源 3)社会性压力源 各种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对个体产生的刺激,如丧偶、失业、人际关系冲突等。 4.4 压力与适应理论 4.4.1 压力概述 2.压力源 4)文化性压力源 文化环境的改变对个体产生的刺激,如个体在不同的环境中感受到由于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不同而产生的压力。 4.4 压力与适应理论 4.4.1 压力概述 3.压力反应 机体对压力源的反应称为压力反应(stress response)。压力反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反应 2)情绪反应 3)认知反应 4)行为反应 4.4 压力与适应理论 4.4.2 有关压力学说 1.塞里的压力与适应学说 1)压力 塞里认为,压力是人体应对环境刺激而产生的非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