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留守儿童地成长故事.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叶家豪的成长故事 叶家豪,男,现就读于我班。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他由爷爷奶奶代管。刚来时,脾气暴躁,容易冲动,出口成“脏”,成了班级里有名的“暴力狂”。课间追赶打闹是家常便饭,每天我都会收到来自同伴、家长对他的投诉,几乎每周他都会制造一起针对他人的身体伤害。来我班不过三天的时间,因为与另外的一名同学发生口角并最终大打出手,结果是两败俱伤,他自己的脸上留下了那一个同学的指甲印,另一个同学变成了一头大“熊猫”。班长迅速将此事告诉了我,我马上找到两个同学,叫他们到我的办公室。我简单问了一下他们起矛盾的原因,他们互相辩解着,说着对方的不是。我很明白这位同学的脾气,听了他们各自的陈诉之后,我已经明白了个中原委,针对两名同学的问题分别进行了说服教育,然后让他们互相道歉并握手言和。下去之后,没过几天,他好像又不安分了,旷课迟到好像又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于是我再一次将他叫到办公室,以一种严肃的态度对他进行了长达一节课的教育。他表面上一副接受教育的姿态,但我从他的眼神中分明看到一种桀骜不训的迹象。但我还是将我想好的一切可以用在他身上的语言全都说出来,直到我口干舌燥为止。 约见他的爷爷奶奶多次均不见效,每次两位老人都是含着泪水恳请我多多教育帮助。也曾经限制他课间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他的交往对象。但一切似乎都不起作用,他变得越来越易怒、暴躁。有一次他“犯事”后,我给他父母亲打电话,电话那头他的父母亲说些什么我不知道,但那次通话的教育效果却出奇地好,之后的一周他几乎能自律,可是好景不长,一周后,他又开始故意滋事了。当我再次找他谈话时,他居然主动提出让我给他父母亲打电话告状!真让我感到意外。后来我了解到,父母为了不让孩子经常给自己打电话,没有将号码告知他,那一次的通话,是父母外出打工后和孩子说话时间最长的一次……   从叶家豪的行为,我不由得反思:单从表面看,他是我们常说的“欠管教”类型,传统经验是“严加管教”、“以暴治暴”、“孤立冷落”。为什么这些手段会失效呢?透过他暴力行为多发的表面,我们来看看问题的实质,你会发现一颗脆弱的、急需安抚的心。心理学研究证实,在儿童的人格发育过程中,家庭环境和亲情教育非常重要,将直接关系到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叶家豪与父母关系疏远,沟通渠道被堵塞,亲子关系消极,他内心倍感孤独,极为缺乏应有的幸福感、安全感。他需要不断从身体冲突中战胜“假想对手”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获得满足。但是这种行为的副作用是同伴越来越少,越来越孤独,精神越发空虚。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他的攻击行为愈演愈烈,并且屡教不改。而在此时如果能和父母亲沟通,哪怕是听听爸爸妈妈的骂,也会使他感到亲切,能有效安抚他渴望关爱的心。这也就是为什么通话后,他能安分守纪的原因了。由此可见,后来的主动挑衅行为是他为获得沟通权利的一种错误方式,目的不是伤害同伴,仅仅是为了能和“最亲近的陌生人”说上话……从这个角度去想,你是否发现叶家豪并不是“小霸王”,相反是一个需要关爱的弱者。   多次冲突事件发生后,聪明的爸爸想到,只有长期给予孩子关爱,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孩子迫切希望父母的关爱。电话沟通能及时的控制问题,但电话中讲讲就过,那么书信就不尽然。孩子收到书信后,多看一遍信的内容就多一份理解。书信交流增进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加深了孩子对父母的爱。同时很好的理解父母工作的艰难,养育自己长大不容易。孩子从不断收到信回信中提高了写作能力,增进了理力,上升了学习。于是爸爸和孩子约定一个礼拜两次电话,一封书信。一个月后孩子把注意力从转移到学习上。长期如此,孩子期考,取得了班级前五名的好成绩。 我与一位留守儿童共成长的故事 2009年11月10日,我在结束了为期一周的骨干教师培训班后回到了学校。一大早,当我踏进教室时,同学们送给我的第一份礼物是热烈掌声,这掌声告诉我:同学们是在欢迎我的回来。早上第一节是我的课,铃声响后,我又一次踏上我熟悉的讲台。在师生问候之后,我按往常一样检查学生到校情况。这时班长站起来向我汇报,彭东东同学好几天没到学校了。当时我心里一怔:彭东东虽然算不上是一个勤奋学习的同学,但很少有旷缺课的现象。当时为了不影响上课,我点头让班长坐下,开始认真上课。课后我迫不及待找到班主任张老师了解情况,从张老师的口中得知:彭东东的确有好几天不来学校了,在随后的家访和多次的电话联系中,家长一直反映,孩子这几天一直没有回过家,家人抽空到街上找过,但没有找到。焦急的张老师也想尽办法,除了发动学生帮忙以外,自己还亲自到彭东东可能去的地方网吧寻找,但还是杳无音信。听了张老师的反映后,我更是感到不安:一个四年级孩子,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离开家就是好几天,如果不是与家人赌气不肯回家,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呢?这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一直是我们关注的。他刚生下不久妈妈就离开这个家另嫁,他爸随后也丢下孩子外出打工,极少回

文档评论(0)

剑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