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药学十一祛风湿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中药学 * 雷公藤 * 中药学 * 雷公藤 苦,凉;有大毒。归心、肝经。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治风湿顽痹。 活血消肿:顽固性皮肤病。 杀虫解毒 注意:1~5g。宜久煎(文火沸煎2小时以上)。外敷不超过半小时,否则起泡。有心脏毒性、生殖毒性等。 * 中药学 * 第3节 祛风湿强筋骨药 * 中药学 * 五加皮《本经》 【药用】五加科小灌木系住五加的根皮。 * 中药学 * 五加皮《本经》 * 中药学 * 五加皮 【药性】辛、苦。温。归肝,肾经。 【功效】祛除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消肿。 1.祛风湿,强筋骨—特点:性温,祛风湿兼补肾。①治风湿痹痛,兼肾虚有寒者宜。 ②治肾虚腰膝软弱,小儿行迟。 2.利尿 * 中药学 * 五加皮 五加皮有南北两种, 南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补肝肾作用为佳; 北五加又称香五加,为梦摩科柳的根皮,止痛能力较佳,且有强心之效,可治心脏病水肿,然具毒性,不宜过量久服。 注意:北五加皮(香加皮),萝摩科杠柳,有小毒,祛风除湿,强心利水,3-6g。 * 中药学 * 香加皮 * 中药学 * 桑寄生《本经》 【药用】桑寄生科小灌木斛寄生的带叶茎枝。 * 中药学 * 桑寄生《本经》 【药性】苦,平。归肝、肾经。 【功效】 1. 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性平,祛风湿兼补肝肾。 ①既善治风湿痹阻之腰膝疼痛; ②又可治肝肾不足之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等。 2.安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 中药学 * 安胎常用药物 紫苏—行气宽中,理气安胎; 黄芩--清热安胎,用于胎热不安; 桑寄生—补肝肾、养血安胎; 苎麻根—止血安胎,应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 中药学 * 桑寄生与五加皮之比较 相同点:均能祛风湿、补肝肾。 不同点: 桑寄生主要用于痹痛日久、肝肾不足之症,可治年老体弱之腰膝酸痛者; 五加皮则祛除风湿作用较佳,用于痹痛日久,肝肾不足者。 * 中药学 * 桑寄生参考 《本草求真》: 桑寄生,号为补肾补血要剂。缘肾主骨,发主血,苦入肾,肾得补,则筋骨有力。甘补血,血得补则发受其灌荫而不枯脱落矣。 故凡内而腰痛、筋骨笃疾、胎堕,外而金疮、肌肤风湿,何一不借此以为主治乎。 * 中药学 * 狗 脊 【药用】夹竹桃科常绿木质藤本络石的的干燥带叶藤茎。 * 中药学 * 狗 脊 * 中药学 * 千年健 * 中药学 * 狗脊、千年健、鹿衔草之异同 相同点: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宜风湿痹痛兼肝肾亏虚者。均宜于老人风湿痹痛兼肾虚者,多入药酒,尤宜老人。 不同点: 若肾虚著者用狗脊, 寒湿著者用千年健, 风湿兼热者用鹿衔草。 * 中药学 * 祛风湿药之合理用药 一、常用配伍: 据感邪偏重不同配伍: (1)风痹:祛风力强+活血养血药 (2)寒痹:温性大 +温经通阳药 (3)湿痹:温燥药 +健脾运湿药 (4)热痹:苦寒性药+清热燥湿药 据病位 ?(1)病邪在表或偏上部:配祛风胜湿解表药 ?(2)病邪入里:配活血通经 风湿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不足:配补肝肾药养血药 * 中药学 * 祛风湿药之合理用药 二、使用注意: 风湿日久,宜制成丸剂、酒剂常服。 偏辛温香燥者,阴虚血亏者应慎用。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中药学 * 川乌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治寒湿痹痛,阴寒性腹痛等。 注意:煎服,3~9g。入散剂或酒剂服,1~2g。 入汤剂应先煎0.5~1小时。 有大毒,不宜久服。孕妇忌用。 生品一般不内服。 反半夏、瓜蒌、川贝母、浙贝母、白及、白蔹。 * 中药学 * 乌头中毒与处理 乌头碱对各种神精末稍及中枢先兴奋后麻痹。致死量:乌头酊2毫升,乌头碱2毫克。 症状:先有唇舌发麻、恶心,手足发麻,继之呕吐、心慌、面白、肤冷、胸闷、烦燥、痛觉减退、心跳慢弱、血压下降、呼吸缓慢、吞咽困难、言语障碍、呼吸中枢抑制。可能突然而死亡。 处理:高锰酸钾洗胃,保暖,注射较大剂量的阿托品。休克可用正肾上素、美速克新命。急性心原性脑缺血综合征可用阿托品或异丙基肾上腺素等。中药方面,可用肉桂泡水催吐,生姜四两、甘草五钱,或绿豆四两、甘草二两,煎服;或用甘草、黄连、犀角煎服解毒。 * 中药学 * 徐长卿 * 中药学 * 徐长卿 祛风止痛——特点: 善止痛,治风湿痹痛及其它各种疼痛偏寒者。 活血通络—跌打损伤。 止痒—风疹,湿疹,顽痒。 解蛇毒。 注意:不宜久煎。 * 中药学 * 两面针 * 中药学 * 两面针 辛、苦,平。 祛风通络:痹痛麻木。 活血散瘀:跌打损伤。 行气止痛:气滞胃痛。 注意:有小毒。煎服、浸酒、外洗、外敷皆可。 * 中药学 * 寻骨风 * 中药学 * 寻骨风 马兜铃科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特点:止诸痛优。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打伤痛,胃痛、牙痛等诸痛寒热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