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基础电子教案第二讲地下水赋存与运动.ppt

水文地质学基础电子教案第二讲地下水赋存与运动.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地下水的赋存和运动 3 赋存 3.1 包气带与饱水带 一、包气带与饱水带的划分 地下水面(水位): 地下一定深度岩石中的空隙被重力水所充满, 形成一个自由水面,以海拔高度表示称之地下水位 (一般通过打井,地下开挖来确定) 包气带与饱水带 3.1.2 包气带 包气带(zone of aeration or zone of unsaturation) 特点: ①岩石空隙未被水充满 ②是固、液、气三相介质并存介质 水的存在形式(多样) 结合水、毛细水(各种)、重力水、气态水 包气带水的垂直分带 土壤水带, 中间带(过渡带) 支持毛细水带,毛细饱和水带 包气带是饱水带中地下水参与水文循环的一个重要通道;“重力水”通过包气带获得降水、地表水的入渗补给(补充),部分水又通过包气带将水分传输,蒸发,消耗出去。 3.1.3 饱水带 饱水带(saturation zone) 岩石空隙被水完全充满 →是二相介质(固相+液相水) 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 ①重力水 ②结合水 重力水:连续分布(孔隙是连通)→传递压力→在水头差作用下,地下水(空隙中的水)可以连续运动。 地下开挖,坑道,巷道,基坑,打井在此带均有重力水涌出来! 3.2 含水层 隔水层 弱透水层 含水系统 一、基本概念 饱水岩层中,根据岩层给水与透水能力而进行的划分 含水层(Aquifer): 是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各类砂土,砂岩等 隔水层(Aquifuge): 不能透过并给出水或透过且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裂隙不发育的基岩、页岩、板岩、粘土(致密) 弱透水层(Aquitard): 渗透性很差,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但在较大水力梯度作用下,具有一定的透水能力的岩层——各种粘土,泥质粉砂岩 3.2.2 概念的相对性 定义中的模糊概念—“相当水量,微不足道,较大水力梯度”等 严格的“是与非”的逻辑思维,在很多情况下是相对的和模糊的概念相对性的意义: 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划分的相对的性——相当水量 满足需要就可以了。如在某处一口井出水量80m3/d,作为1万人的供水,非含水层;作为饮料厂、装瓶生产则为含水层。又如一个小泉水流量0.11/s≈8.6m3/d,大厂——非,村用——是。 从理论意义来看——微不足道 微不足道,有时空尺度的制约。 如华北平原早期地下水开采就是典型的例子,深层水与浅层水的开采有一粘土隔水层;后开采深层,水量大,水位降低快,浅层水向深层“越流”--粘土层成为“透水层”。 现在进行水文地质计算、模拟时,不再简单二分了,而是用模糊学的研究方法,给个隶属度1,0之间,可以为 0.8,0.7,… 0.3,表示“透水性”? 时间的相对性 3.2.3 含水系统 含水系统—Groundwater aquifer system 地下水含水系统: 是指由隔水或相对隔水岩层圈闭的,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含水岩系 含水系统:包含多个含水层和弱透水层,或局部隔水层 含水系统:可以进行子系统划分 含水系统的定义是从大的空间尺度研究含水层、隔水层或弱透水层的组合关系,是从地质成因角度对岩层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划分的分析方法(或给出的概念) 含水系统层次划分—系统与子系统 冲洪积平原地下水含水系统 3.3 地下水分类 广义地下水: 地表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包气带、饱水带中的水) subsurface-water,under groundwater, groundwater 狭义地下水:地表以下饱水带岩层空隙中的水—重力水 地下水分类: 主要依据——含水介质的类型(赋存空间) 埋藏条件(赋存部位) 表3-1含水介质三类,埋藏三分,组合共分为9类 潜水(b)、承压水(c)、上层滞水(a) 3.4 潜水与潜水含水层 3.4.1 潜水与潜水含水层概念 潜水: 地表以下,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稳定含水层中的水 自由表面—即设有隔水层限制,与大气直接相通,除大气压强外不受其它力。 稳定—具有一定的空间连续性(范围)以示区分上层滞水 潜水含水层 赋存潜水的岩层 屋建筑时的基坑排水,大堤堤角处的散浸渗漏(潜水) 3.4 潜水与潜水含水层 二、基本要素(专业术语) 潜水面 (water table) 潜水位 (water level ) 潜水含水层- 含水层厚度- 潜水埋深- 潜水与潜水含水层图 1-潜水含水层 2-隔水层 3、4 潜水面 潜水位 M-含水层厚度 D-潜水埋深 5-大气降水入渗 6-蒸发 7-流向 8-泉 3.4 潜水与潜水含水层 三、主要特征 补给(来源):降水入渗,河湖入渗

文档评论(0)

duoduoy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