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总不确定度的合成 对间接测量N=f(x1,x2, x3,……,xn),如把各直接的 测量量的不确定度用Ux i表示, 总不确定度的合成为方和根形式 4、不确定度的均分原则 1)定义 不确定度的均分原则:各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对总的合成不确定度的影响是均等的。 2)应用 各测量量的函数关系 不确定度传递公式 总不确定度已知 各测量量的不确定度 合理选择不同精度的实验仪器和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 ? 不确定度均分原则 例1、通过测量直径D及高度h,求圆柱体的体积V,已知D?0.8cm、h ?5cm,要求体积测量的相对不确定度不大于0.5%,应选用什么仪器测量? 解: 不确定度公式 按不确定度均分原则 各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 所以 1、量程0~25mm,最小分度为0.01mm的螺旋测微器可满足D的测量 2、量程0~300mm,最小分度为0.05mm的游标卡尺器可测满足h的测量 5、不确定度计算实例 解: 平均值标准偏差 用量程0~25mm,最小分度值为0.01mm,最大允差为?0.004mm的螺旋测量微器测量钢丝的直径10次,数据如下:d(mm):2.006,2.008,2.002,2.001,1.998,2.010,1.993,1.995,1.990,1.997,求直径的标准偏差,并完整表示不确定度测量结果。 0.00197 螺旋测量微器的误差为正态分布,C=3,所以 不确定度合成 结果的不确定度表示 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表示 mm 因测量次数为10次,查表得t0.68=1.06, 0.002608 概率为68.3% §1-3 有效数字及其表示 一、有效数字的意义 定义:测量数据中所有可靠数字加上一位可疑数字统称为有效数字 特点: 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为可疑数字,是不准确的,是误差所在的位。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客观实际,因此它是有效的。 在读数时一般为估读,估读那一位为可疑数字。 估读位前的几位数字都为可靠数字 有效数字的认定 1)在测量数据中1、2、……9九个数字,每个数字都为有效数字 2)“0”是特殊数字,其认定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数字间的“0”为有效数字 数字后的“0”为有效数字 数字前的“0”不是有效数字,它只表示数量级的大小 在测量时,数据不能任意多写或少写,即便是“0”也一样 注意: 总结 1、有效数字的位数计算,从第一位不是“0”的数字至最后一位 2、在十进制单位中,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十进制单位的变化无关 例如:某长为1.34cm,有效数字为3位 1.34cm=13.4mm=0.0134m(只是单位在变) 二、科学记数法--标准式 为计算的方便,对较大或较小的数值,常用×10±n的形式来书写(n为正整数),通常在小数点前面只写一位数字。 如: 321000±1000m采用科学记数为(3.21±0.01)×105m 0.0001560±0.0000001m=(1.560±0.001) × 10-4m 三、有效数字的位数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有效数字位数越多-相对误差越小,准确度越大 有效数字位数越少-相对误差越大,准确度越小 三、运算后的有效数字--判断运算后有效数字位数的一般规则 1)实验后计算不确定度,不确定度只取一位或两位有效数字。测量值的有效数字的末位和不确定度末位对齐。 例如: 单摆测重力加速度g测量值为981.24cm/s2,不确定度为1.8cm/s2 则正确表示为 g = 981.2±1.8)cm/s2 2)实验后计算不确定度,测量结果有效数字按下列规则确定 加减法则:加减运算所得结果的最后一位,保留到所有参加运算的数中末位数数量级最大的那一位为止 例: 71.32-0.8+6.3+271=347.82 分析:末位数数量级最大的是第四项,它在小数点前一位,因此正确表示为 71.32-0.8+6.3+271=348(大于五进) * 普物实验理论——不 确定度与数据处理 * §1-1 测量与仪器 §1-2 测量的不确定度 §1-3 实验数据处理——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1-1 测量与仪器 测量:为确定被测量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被测物与仪器相比较的实验过程 一、定义 将待测量与定作单位的同类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待测量是单位量的多少倍。测量结果给出被测量的量值即不但有数值大小(即量度的倍数)而且有单位(即所选定的物体或物理量)以及结果可信赖的程度(用不确定度来表示)。 根据测量条件可分 等精度测量 不等精度测量 二、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 1、直接测量 定义:能直接得到被测量量值的测量(被测量量和仪器直接比较) 直接测量 重复测量 单次测量 a、重复测量:在等精度的条件下对待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每一次测量是测量全过程的重新调节。 b、单次测量:往往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才采用 (1)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要求不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业技术带头人.ppt
-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ppt
- 专业精神乃立足—本.ppt
- 转变工作作风.ppt
- 如何使用DynamisITET教研部.ppt
- 装箱机械手机构设计及分析.ppt
- 卓越法律人才社会角色价值精神和知识技能.ppt
- 自动排气阀的原理.ppt
- 软件基本概念.ppt
- 自吸无堵塞排污泵.ppt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最近下载
- GB 55021-2021 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pdf VIP
-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方案.pptx
- 3DMax中英文对照表2.doc
- 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生物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苏教版四下简便计算练习题.doc VIP
- 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原卷版).pdf VIP
- 2025年单招生活常识题目答案大全 .pdf VIP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元月调考数学试题(学生版+解析版).docx
- 卡萨帝 洗衣机 双子云裳洗干一体机 C8 HU12G1 使用说明.pdf
- 2023届高考英语新时政热点阅读 10 人工智能(含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