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测试技术基础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 第十七章 热分析方法.ppt

材料测试技术基础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 第十七章 热分析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1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2-24 根据高聚物的TG曲线求算积分程序分解温度 A= 然后,通过下列方程式把A转换成温度TA: (2-31) TA是一个假设温度。并假定所研究的高聚物在990℃以前是完全挥发的。 由于所对比的材料多数具有难挥发的成分,在900℃以前不能完全挥发,所以还要引进一个校正因子K。K为25℃到TA温度的TG曲线下的面积(DAHE部分)与由TA和剩余重量部分所围成的矩形面积(DABE部分)之比。于是通过下列关系可求得积分程序分解温度值: 一些常见高聚物的积分程序分解温度的数据见表2-10。实验结果表明由这种方法所测得的数据重复性比较好。 表2-10 常见高聚物的积分程序分解温度 高 聚 物 积分程序分解温度℃ 聚苯乙烯 395 顺式丁烯二酸酐固化的环氧树脂 405 有机玻璃 345 尼龙-66 419 聚四氟乙烯 555 基伦-F 410 氟橡胶A 460 硅树脂 505 积分程序分解温度是衡量高聚物热稳定性的一种指标,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和通用性的指标。Happey[42]采用积分程序分解温度法测定了纤维的IPDT值,并以此对比了各种天然和合成的纤维材料的热稳定性。 ③预定的失重百分比温度 虽然热重法衡量热稳定性的标准有许多种,但是通常采用起始分解温度TD作为评定高聚物热稳定性的指标。实际上,根据热重曲线确定起始分解温度TD是很困难的。于是提出以各种失重百分数的温度作为评价热稳定性的指标,例如国际标准局规定失重20%和50%两点连线与基线交点作为分解温度。还有以失重1%、10%和50%的温度作为评定的标准等等。最近,有不少研究者采用失重1%的温度(T1%)作为热稳定性的评定标准。主要由于这种方法很简便,而且受试样重量和加热速率的影响要比起始分解温度法小得多。 图2-25高聚物的TG曲线 Cullis等对一些有机高聚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和对比,他们用10mg试样,在氮气和10/min升温速率下测定了TD和T1%值,数据列于表2-11中。有关高聚物的特征热重曲线如图2-25所示。 表2-11 某些高聚物热稳定性的对比表 聚合物 TD K T1% K 聚氧化甲烯 503 548 聚甲基异丁烯酸酯 528 555 聚丙烯 531 588 低压聚乙烯 490 591 高压聚乙烯 506 548 聚苯乙烯 436 603 ABC共聚物 440 557 聚丁二烯 482 507 聚异戊二烯 460 513 棉花 379 488 表2-11 某些高聚物热稳定性的对比表(续) 聚乙烯醇 337 379 羊毛 413 463 尼龙-6 583 硅油 418 450 聚偏二氟乙烯 628 683 聚氯乙烯 356 457 聚四氟乙烯 746 775 他们还研究了试样重量和升温速率对TD和T1%的影响,实验结果分别列于表2-12和表2-13。从这些数据可清楚看到T1%法要比TD法好。 表2-12 聚丁二烯的重量对TD和T1%的影响 聚丁二烯重量mg TD K T1% K 9.6 524 564 19.0 521 562 36.5 508 562 78.2 482 567 表2-13 升温速率对TD和T1%的影响 高聚物 升温速率℃/min TD K T1% K 聚4?乙烯吡啶 1 298 310 10 298 308 硅油 1 376 436 10 418 450 聚乙烯醇 1 360 455 10 356 457 聚乙二醇 1 413 501 10 444 507 聚异戊二烯 1 289 523 10 460 513 表2-13 升温速率对TD和T1%的影响(续) 聚氧化甲烯 1 474 542 10 503 548 聚甲基异丁烯酸酯 1 463 543 10 528 555 高压聚乙烯 1 485 548 5 506 546 10 506 548 ABS共聚物 5 360 548 10 440 557 聚醋酸乙烯酯 1 361 559 10 514 557 表2-13 升温速率对TD和T1%的影响(续) 聚丁二烯 1 524 564 3 521 562 5 508 562 10 482 567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1 497 570 10 517 564 聚苯乙烯 1 425 593 10 436 603 聚四氟乙烯 1 714 762 5 705 766 10 746 775 Arnold对高温聚合物的稳定性和稳定性与结构关系作了全面的总结和讨论。他认为非等温热重法是测定高温聚合物短期热稳定性比较好的方法。如果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