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的途径分析.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的途径分析 (一)污泥处理处置困难的本质原因 (二)未来污水处理情境下污泥问题的变化趋势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的途径分析 西方国家七十年代末期全面开始污泥处理处置。 三十多年来, 在污泥处理处置以及资源化方面成果显著, 但污泥问题仍未根本解决。 中国则处于起步阶段。 世界范围内,污泥问题还没有解决。 未来污水处理情境下 污泥问题的变化趋势 美国年产 750 万吨干污泥; 欧洲年产 1000 万吨干污泥; 中国年产 500 万吨干污泥; 全球年产 3000 万吨干污泥,折合湿污泥 1.5 亿吨。 偌大一个世界,这点污泥怎么就成了一个问题? 未来污水处理情境下 污泥问题的变化趋势 1.5 亿吨无机物(渣土)?不难;1.5 亿吨有机物?也不难。 难在:是含有1.5 亿吨高比例的“活性有机物”,活性污泥! 这些活性污泥,减容难、稳定化难! 减容:难以浓缩、难以脱水、难以干化(50% - 55%的粘滞区) 稳定化:厌氧消化、好氧发酵,稳定化程度低。 未来污水处理情境下 污泥问题的变化趋势 未来污水处理情境下 污泥问题的变化趋势 活性污泥是以活细胞形态存在的 有机物-水的特殊水和结构: 自由水(free):不受固体颗粒影响。 束缚水(bound):受到束缚。 间隙水(interstitial ):絮体间毛细作用束缚的水; 表层水(vicinal):絮体粘滞力束缚的水; 结合水(hydration):结构水、内部水、细胞内部水。 污泥中存在大量活细胞。大量水分和有机物都被“吸附” 在细胞外、或 “包裹”在细胞内,导致脱水难、不易降解,成了污水处理的“累赘”!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过程,产生了活性污泥。 未来污水处理情境下 污泥问题的变化趋势 1914年4月3日,Ardern 和 Lockett 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年会上宣读 了论文《无需滤池的污水氧化试验》,被认为是活性污泥法正式诞生。 未来污水处理情境下 污泥问题的变化趋势 活性污泥法: 污水中约30-50%的COD转入到了污泥中,转入污泥的N约30-45%,P约90%。如果污泥不及时进行处理处置,从节能减排的角度上看,污水处理设施只做了一半或者三分之二的工作,所以污泥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或节能减排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国际上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工艺,主要紧扣四化: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我国在污泥减量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离真正的减量化还有一定的距离。从技术层面上说,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主要考虑的是稳定化的范畴,而资源化利用方面,则没有太多考虑。 这些文章均指出: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效果好, 但留下了难以处理的活性污泥! 时至今日,仍是问题 未来污水处理情境下 污泥问题的变化趋势 未来污水处理情境下 污泥问题的变化趋势 活性污泥法还将服务下一个百年吗? 目前,世界同时面临着水污染、缺水、气候变化、能源危机以及资源枯竭等许多危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而污水处理与这些人类社会重大问题密切相关。活性污泥法实现污水处理功能是以高能耗为代价,这些能耗被用于为微生物供氧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而这些有机物本身却是能量载体。因此,活性污泥法被形象地表述为“以能量摧毁能量”的技术,也是“减排水污染物、增排温室气体”的技术。 总体来说我国的污泥处理技术路线都是传统的、国际通用的技术,这些技术都可以解决污泥四化的问题,所需费用每吨污水约0.2-0.5元。但是,由于责任主体不明确,各地在进行污泥处置时,费用问题并没有落实,导致了现在的各种问题。撇开技术路线,从整个污泥处置的角度来考虑,国内外的趋势都是建材和土地利用。 基于以上分析,虽然活性污泥法还会惯性地为人类继续服务,但我们有理由认 为,它不会持续成为下个一百年的主流技术! (三)革新方向 活性污泥法将50%左右的有机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另一部分合成为生 物菌体,在“以能量摧毁能量”的同时,产生大量难以处理的生物污泥。 因此,人们很自然地希望污水处理首先是对有机物进行厌氧产能或分离后 厌氧产能,而不是好氧氧化分解与合成。 但是,如果有机物首先被分离或处理,污水中将会留下待处理的无机营养 物质。无机磷通常可通过生物或化学过程实现高效去除,不存在技术障碍,问 题主要集中在无机氮的去除。氨氮通常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过程转化为氮气脱出 ,硝化过程需要大量能耗,因此人们一直在探求低能耗硝化工艺。另外,反硝 化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碳源,如果有机物首先被分离,反硝化则无法进行。 未来污水处理情境下 污泥问题的变化趋势 (三)革新方向 如果存在低能耗和低碳源需求的脱氮技术,污水处理过程将发生重大变化: 采用产能的厌氧处理替代高能耗的好氧处理,首先将有机物去除并回收能量, 进而再将无机氮进行低能耗去除。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