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说明_secret.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第四篇 说明 一、桥梁 (一)桥梁概况 全线桥梁1座,为翻山河桥,于2011年11月建成,为1-13m钢筋混凝土板桥,桥梁状况良好,桥梁全长19m,全宽8.5m,净宽7.5m,完全利用。 二、涵洞 (一)老涵概况 全线老涵洞均为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共有13道涵洞,其中拆除重建11道圆管涵(其中一个双孔圆管涵改为1-4.0×4.0m盖板涵);新建2道圆管涵。 材料规格以设计图纸中标明为准,一般材料规格如下: (1) 盖板涵:涵台台身、台身基础、一字翼墙与基础、涵底铺砌采用M7.5浆砌片石,石料强度不得低于Mu40。钢筋混凝土盖板采用C30混凝土。 (2) 圆管涵:管节混凝土为C30,螺旋形主筋为甲级冷拔低碳钢丝,纵向钢筋为R235 φ=8mm与φ=6.5mm光圆钢筋,管节基础为C15砼:洞口翼墙、端墙及端墙基础为M7.5浆砌片石,洞口河床铺砌及隔水墙为M7.5浆砌片石,M7.5水泥砂浆勾缝。 (二)施工要点 1. 盖板涵: ⑴ 装配式钢筋砼盖板每块正交板宽采用99cm、74cm两种,盖板涵与路线交角为90°。 ⑵ 盖板与涵台背墙间的缝隙必须用砂浆填实,使盖板与台墙顶紧而起到支撑作用。如在现浇板上则不需要。 ⑶ 预制板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后,才能脱底模,移运和堆放,堆放时应在块件端部用两点搁支,而不得使上下面倒置。 ⑷ 涵洞河床铺砌采用40厘米厚双层浆砌片石,片石缝隙间应填满砂浆防止冲刷,使铺砌层起 到支撑梁作用。 ⑸ 在路基与翼墙衔接处,对路基填土应采取对称逐层加强压实,铺砌护坡等措施。 ⑹ 涵洞沉降缝全涵设一道,缝宽1~2厘米,沉降缝应垂直路线方向。个别高填土的涵洞可在两侧路肩外侧分别设置一道沉降缝。 ⑺ 盖板块件采用钢丝绳捆绑起吊安装。 ⑻ 涵洞进出口处的一字翼墙与台墙设缝隔开,断缝内应用沥青麻絮或其它具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塞。 ⑼ 若施工时实际土质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扩大和加深砂砾垫层或加宽基底襟边宽等措施。 ⑽ 施工放样时,必须注意涵洞全长与板块的配置以及洞口一字翼墙的准确位置。 ⑾ 施工过程中,当涵顶覆土厚度小于0.5米时或未做涵顶、涵底铺砌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 ⑿ 盖板安装完毕后得用M30水泥砂浆充填台背与盖板间的空隙,当其强度达设计强度的70%后,方能于台后进行填土,要求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采用透水性能良好的砂质土或砂砾石土,分层对称夯实。每侧台身必须一次浇筑完成。 ⒀ 涵台基坑开挖和验槽合格后,应立即浇筑基础,以防基坑积水浸泡后,地基承载力降低。同时,应加强基坑排水。 ⒁ 涵底悬空部分必须填筑碎石、砾石或砂砾混合料,并夯实整平。 2. 圆管涵: ⑴ 预制管节建议采用离心法旋转成型工艺,工厂集中预制可向水泥制管厂订制,本次设计涵洞管节段长度分别为2.0米、1.0米和0.5米(调整涵长用)的正管节。 ⑵ 管基基底应力按100kPa设计,如开挖后发现实际地基土质较差,应采取换土措施,换土深度1.5~2.0米。 ⑶ 施工放样时,必须注意管涵的全长与管节的配置以及洞口端墙的准确位置。 ⑷ 管基混凝土可分两次浇筑,先浇筑管底以下部分,此时注意预留管壁厚度及要放管节坐浆混凝土2~3厘米,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并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及管基混凝土与管壁的结合。 ⑸ 涵洞顶上及洞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采用透水性能良好的砂质土或砂砾石土回填。填土须分层对称夯实,压实度在95%以上。 ⑹ 施工过程中,当洞顶覆土厚度小于0.5米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通过。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