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 1.感受客观世界的复杂多变,了解事情纷繁复杂的发展变化。 2.掌握通过悬念、抑扬、意外等手法使故事兴波澜、起变化的方法。 3.培养想象能力,以及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思考问题。 多亏了这一撞 蒋舒旦 不好,有一辆摩托车从我右边开来。他是要向前开还是要向左拐呢?大概是向前开吧。于是,我把车往右偏了偏。 可谁知摩托车是向左拐弯的。My God!快撞上了!“啊——”伴随着我的一声清脆而响亮的尖叫,我连人带车摔倒在了地上。哎呀,腰好疼啊! 摩托车车主也许是被我的尖叫吓坏了,慌忙问我有没有受伤,要不要去医院。我一看表,只有三分钟了,忙说没事。车主看了看他的摩托车,心痛地说:“你看,挡风玻璃都被你打碎了。”“对不起,我还以为你是向前开的。”我一 边扶车一边说。“我不是打了转向灯了吗?”我一看,真 的,车左边的灯正在一闪一闪的。哦!原来,车灯是用来显示方向的,我起初还以为是闪着好看的呢。虽然被车撞了,但我又学到了新的知识,这下没白撞。 到学校,当然已经迟到了,但当我跨进教室时,同学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同桌告诉我:“为了拍电视,校领导临时决定早读取消,把我们拉去跑步。也许是摄像师精益求精,也许他本来就是个南郭先生,结果他扛着机器一次次地重拍,我们喘着粗气一圈圈地重跑,直累得大家腰酸背痛,差点没壮烈地倒下,他才罢休。幸亏你迟到,逃过这劫。”我一听,偷着乐了,嘿,今天这撞车撞得真是时候啊! 第二天早上,虽然时候还早,但我仍骑得很快。又到了那个拐弯处,我条件反射似的放慢了车速,因为被撞的腰部还疼着呢。就在这时,一辆中巴车从我面前飞驰而过。 My God!我赶紧刹住了车,尽管那中巴已远我而去,我仍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果和中巴kiss,即使大难不死,也免不了要缺胳膊少腿。 真得感谢昨天那一撞,要不然,今天我至少得去医院了。 1.分析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成功的地方。 [自我核对]就文字表达而言,本文语言简洁朴实,但还是写得比较成功,原因在于它写得一波三折,有波澜。首先,标题给人以悬念。其次,没有只就事论事,而是在事前事后都有比较精彩的点染,使文章生动丰富。更重要的是,作者抓住了几个转换衔接点,从起床匆忙到骑车为第一转折,遇上摩托车不知其方向为第二转折,撞上摩托车不知死活为第三转折,摩托车车主惊慌与埋怨为第四转折,迟到为第五转折,同桌讲述跑步遭遇为第六转折,第二天继续骑快车为第七转折,转弯减速躲过中巴车为第八转折。一折紧接一折,使读者始终处于一种张弛状态中。可见本文作者已具备一定的兴波澜、生变化的能力。 二、阅读教材中的“写法借鉴”部分,思考问题。 [自我核对]写出事件的波澜就是写出事件的曲折变化。 2.什么是写出事件的波澜? [自我核对](1)客观事物本身就是起伏变化的,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2)“文若看山不喜平”,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取得引人入胜的效果。 3.为什么要写出事件的波澜? 【与你交流】(1)文章的波澜是由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的。这里说的复杂,有两个含义。一是事物的多侧面、多角度,以及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的联系。例如,一个人其貌不扬,却很有才干;一个学生,不守纪律,功课也不好,却热心公益活动。台风袭来,房倒树折,停电断水,人人都讨厌台风,有一个小女孩却说喜欢台风。为什么?原因是有一次因刮台风而断电,家里点了蜡烛。小女孩拿着蜡烛在屋里走来走去,妈妈说她像小天使,女孩非常高兴。在这里,小女孩的幸福感竟和台风联系起来。二是任何事物都在不停地变化。天有阴晴,月有圆缺,潮水有涨落,草木有枯荣,这是自然界的变化。塞翁失马,乐极生悲,这是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的人事变化。文章的波澜就是这种事物复杂多变性的反映。 1.决定文章波澜起伏、跌宕多姿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文章的波澜是读者阅读心理的一种映射。我们说文章有没有波澜,最终要看能不能在读者心里激起波澜。是不是让读者牵肠挂肚,是不是出乎读者意料,是不是让读者感到惊喜,是不是让读者扼腕叹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研究读者的心理,针对读者心理选取材料、安排结构。 (3)文章的波澜也取决于作者的技巧。作者在掌握了事物的复杂性和读者的心理以后,巧妙地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安排波澜的技巧。例如,事情本来都是从前向后发展的,如果事情本身的结果出人意料,用顺叙就有波澜,用倒叙就会索然无味了;如果事情的起因更让读者关注,像重大案件等,用倒叙造成悬念,就比顺叙的效果更好。 2.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如何才能把作文写出波折。 材料一:记一位老师或同学 一位新来的老师,性格有些古怪。开始大家不喜欢他,但后来发现他的教学能力很强,教学非常认真,许多做法与众不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重点内容整合练习含答案及解析.pdf
- 植物界 一、植物界的主要类群.ppt VIP
- 【36页PPT】CQI23模塑系统评估.pptx VIP
-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模拟练习题附答案6.doc
- 2022-LY-022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pdf VIP
- (高清版)W-S-T 403-2024 临床化学检验常用项目分析质量标准.pdf VIP
- YYT1437-2023 医疗器械 GBT42062应用指南.pdf VIP
- 2025年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全导+地导》真题卷(含答案).pdf VIP
- CBT 3000-2019 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docx VIP
- 交通事故案例分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