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失认症:是一类神经心理障碍,患者意识清晰,注意力适度,感觉系统与简单感受功能正常无恙,但却不能通过该感觉系统识别或再认物体,对该物体不能形成正常知觉。 这些失认症患者的感官、感觉神经、感觉通路和初级感觉皮层的结构功能完全正常,但次级感觉皮层或联络区皮层存在着局部的器质性损伤。 包括视觉失认症、听觉失认症和躯体失认症。 重点 三、失认症 (一)视觉失认症 1)统觉性失认症(Apperceptive agnosia) 2)联想性失认症(Associative agnosia) 3)颜色失认症(Color agnosia) 4)面孔失认症(Prosopagnosia) 病名 定义 损伤部位 词聋 有能根据语音形成词语知觉 左颞叶 22 区或 42 区次级听觉受损所致 乐音失认症 不能分辨乐音的音调 右颞22区、42区次级听皮层受损所致 嗓音失认症 陌生人嗓声失认症:对患者来说,所有的陌生人都用一付腔调讲话 两侧颞叶次级听皮层(22区、42区)同时损伤 熟人嗓音失认症:对熟人嗓音确认能力丧失,但尚能分辨陌生人说话的嗓音差异 右半球外侧下顶叶受损所致 (二)听觉失认症 失认症可以说明哪些问题 ? 失认症是知觉障碍,不是因该感觉系统的损伤,而是由高层次脑中枢间的联络障碍所致。 这些失认症患者的感官、感觉神经、感觉通路和初级感觉皮层的结构功能完全正常,但次级感觉皮层或联络区皮层存在着局部的器质性损伤。 从而证明知觉是许多脑结构和多种脑中枢共同活动的结果。即使是以其中一种感觉系统为主的知觉,无论是视知觉、听知觉还是躯体知觉,也是这些感觉系统与注意、记忆、语言中枢共同活动的产物。 Thank you! 为保证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瞳孔大小与晶状体曲率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瞳孔的光反射、调节反射是实现折光成像这种功能的生理基础。 瞳孔反射(光反射):在黑暗中瞳孔扩大光照时瞳孔缩小的反应。 调节反射:视轴、晶体曲率和瞳孔同时变化的反射活动就是调节反射,是保证外界景物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的重要生理机制。 (一)视觉系统的基本构成 (二)视网膜与视觉信息的产生 光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视杆细胞之中,是产生明暗视觉信息的基础; 颜色视觉的光生物化学基础在于视锥细胞内的视蛋白结构不同。 (二)视网膜与视觉信息的产生 ? 视网膜分为内、外两层 外层(色素上皮层):由色素细胞组成,由此产生和储存一些光化学物质 内层(神经层):由5种神经细胞组成,从外向内依次为视感受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水平细胞、双极细胞、无足细胞和神经节细胞。 ?视网膜细胞联系的一般规律: 在视网膜周边区:几个视感受细胞—1个双极细胞、几个双 极细胞—1个神经节细胞→视敏度较差 在视网膜中央凹部: 每个视锥细胞—1个双极细胞—1个神经节细胞相联系→中央凹视敏度最高。 视敏度-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由视感受细胞、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形成神经信息传递的垂直联系;由水平细胞和无足细胞在垂直联系之间进行横向联系,1个神经节细胞及与其相互联系的全部其他视网膜细胞,构成视觉的最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称之为视感受单位。 (二)视网膜与视觉信息的产生 (三)视觉信息的传递 1、视觉信息在视网膜中的传递 2、视觉信息的传导通路 光线 眼的屈光系统折射 聚集于视网膜 感光细胞:视锥、视杆细胞 双极细胞 节细胞 轴突会聚 视神经 视交叉 鼻侧纤维交叉 颞侧纤维不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发出纤维 视放射 初级视觉中枢(V1): 次级视皮层(V2\V3\V4) 距状沟两侧的皮质 周围突 中枢突 第 一级 神 经 元 第 二 级 神 经 元 第 三 级 神 经 元 (皮层下中枢) 外侧漆状体结构图 2、视觉信息的传导通路 初级视觉通路图 (人脑水平切面示意图) (纹状皮层) 神经节细胞(低级中枢) ↓ 视神经 ↓ 外侧膝状体(皮层下中枢) ↓ 视放射投射 ↓ 大脑等级视皮层(V1、2、3、4) (V1)与简单视感觉有关 (V2)与图形或客体轮廓或运动感知有关 (V4)主要与颜色觉有关,颞上钩深部与 人物面孔识别功能有关。 2、视觉信息的传导通路 (四)视觉信息的皮层加工 1、背侧通路-空间知觉 识别物体位于哪里(where) V1→ V2V3 →颞上钩颞中回(MT区) →颞上钩内沿(MST区)→颞上钩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