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9讲 麻杏甘石汤与葛根芩连汤理论及应用
(63,162,34)
(一)、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原文]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63)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162)
发汗(汗不如法)
发汗(汗不如法)
余邪未尽,入里化热
下后(用之不当)
表邪内陷,入里化热
邪热壅肺,肺失宣降
邪热壅肺
迫津外泄→汗出,发热
肺失宣降→喘
炼液成痰→痰粘不爽,口渴
气机壅滞→胸闷胸痛
鼓动血脉,血流加快→脉数
清热宣肺,降气平喘
麻杏甘石汤
一、仲景原义:
1、63条讲述汗后邪热壅肺作喘的证治。
2、162条讲述下后邪热壅肺作喘的证治。
二、问题和讨论:
1、原文读法:“不可更行桂枝汤” 接“无大热者”后,应读为“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下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2、汗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的原因:
1)、63条,前医可能已经使用过桂枝汤,服用桂枝汤以后,但桂枝汤使用不当,汗不如法,疾病不解,而出现汗出而喘,无大热,说明证候已经发生了变化,故不可使用。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更行,犹言再用也。从《伤寒论》原著的行文来看,63条上承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是论述发汗后的变证,62条为气营不足,身体经脉失于温养和濡养所出现身疼痛,气营不足不能充盈脉道出现脉沉迟。63条与62条有对举之意。即相同的治法会出现不同的变证,其原因主要和病人的体质有关。
2)、162条,前医已经使用了下法,但下法用之不当,但下后疾病不解,出现了汗出而喘,无大热,证候也发生了变化,故不可更行桂枝汤。从《伤寒论》原著的行文来看,162条接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之后,论述伤寒使用下法后出现的变证。使用下法的原因,可能是太阳与阳明表里同病,下后胃肠实邪已去而表邪化热入里,形成邪热壅肺证。
3、汗下后,能不能使用桂枝汤:当根据临床脉证而定。
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所以汗下后,能否使用桂枝汤,关键在于脉证是否改变。
4、不可更行桂枝汤的意义:意在汗下后临床要注意辨证。
汗出而喘,无大热者,指出不可更行桂枝汤意在辨证,因桂枝汤证有汗出而喘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5、关于无大热:指的是表无大热,而是里热壅盛,并不是热势不高,有高热。《伤寒论临床研究》“热闭于肺,表无大热”。李培生《伤寒论教参》:指外无大热,而邪热壅盛于里之意P109。陈亦人《伤寒论教参》热郁于里而外热较轻。P93。
按:热不在表而入于里,太阳病热在表,本证热在里。此二条说明: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导致相同的结果,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变化的。
“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非常符合临床实际,若有连续汗出者,决不会有很高的体温,这一点搞过临床者都清楚。所以,阳明病的四大证的提法不妥。临床应用本方时,低热和无热者均可应用。
三、方剂使用要点:
1、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黄耳柸:耳柸为古代饮器,亦称羽觞,椭圆形,多为铜制,故名,实容一升。《六版讲义·47页》
本方是麻黄汤去桂枝加生石膏而成,方不用桂枝而伍石膏,意不在发汗而在清热宣肺,肺气宣通则喘自平。
麻黄、杏仁、甘草――宣肺平喘
石膏――监制麻黄、翻转其药性,变辛温之剂为辛凉之剂。
本方为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之剂,热壅于肺或热闭于肺之证。热壅于肺,石膏:麻黄=5:1。热闭于肺石膏:麻黄=3:1或2:1。
在本方中,麻黄:石膏=1:2,功清热宣肺
在桂枝二越婢一汤中,麻黄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麻黄:石膏=3:4,微发其汗,兼清里热,因表有寒邪,里有郁热,出现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发热重而恶寒轻)。
在大青龙汤中,患者无汗烦躁,用麻黄六两,石膏如鸡子大,功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此方与大青龙汤同是麻黄石膏并用,其意义则大不相同,彼则重麻黄而轻石膏,作用主要在发汗透表,此则石膏重于麻黄(麻黄4两、生石膏8两)则可以使麻黄辛温之性被抑制,仅仅发挥其宣肺之功,使发汗之剂变为清宣肺热之方。
一般来讲,有汗不得用麻黄,无热不得用石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政务服务办事员(四级)职业技能鉴定机考仿真500题(附答案).docx
- 护理信息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pptx VIP
- QXSZ06.50-2021#乘用车盘式制动器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备案.pdf VIP
- 水晶头压接检验.pdf VIP
-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一课一练.doc VIP
- 水电光缆工程施工方案设计(3篇).docx VIP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图列式习题.doc VIP
- 体例格式12:任务1教学单元4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之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2025年EPS电池更换工程施工方案.pdf VIP
- 涉诈风险账户审查表.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