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风护理常规
中医诊断:中风
西医诊断:脑血管意外(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西医结合诊断:脑卒中-中风(肝阳暴亢证、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气虚痰阻证、痰瘀阻络证、阴虚风动证、痰热内闭证、痰蒙清窍证、元气败脱证)
一、概论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组由脑血管发生血循环障碍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疾病。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由气血逆乱、脑络痹阻或血溢于脑而致,以昏仆,半身不遂、肢麻,舌强语謇等为主要表现。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相当于西医学的“脑血管意外”范畴。
二、临床表现
以突然神昏迷睡,半身不遂、肢麻、肢体瘫痪、舌强语謇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三、 临证护理
(一)中经络
1、肝阳暴亢证
(1)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晕眩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治则:平肝潜阳。
(2)施护:保证休息及睡眠。注意血压波动、情绪稳定。忌排便时努责。
2、风痰阻络证
(1)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治则:熄风化痰,活血通络。
(2)施护:保证休息及睡眠,控制感染等并发症。
3、痰热腑实证
(1)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则:化痰通腑。
(2)施护:口粘痰多者鼓励多饮水,定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注意矢气下转、腹中肠鸣、大便干结等情况。
4、气虚血瘀证
(1)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恍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细。治则:益气活血。
(2)施护: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当风。适宜活动,以利气血运行。
5、气虚痰阻证
(1)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恍白,气短乏力,头晕头重,纳呆,胸脘满闷,舌质淡,苔薄腻,脉沉弦。治则:益气化痰通络。
(2)施护:注意休息及睡眠,保持呼吸道通畅,防饮水呛咳。
6、痰瘀阻络证
(1)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重,纳呆,心悸胸闷,气短,恶心欲呕,舌质紫暗或红绛,有瘀点瘀斑,苔白腻,脉沉弦。治则: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2)施护:参照“气虚血瘀证”。
7、阴虚风动证
(1)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头晕耳鸣,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治则: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2)施护:注意休息及睡眠,必要时,可按医嘱给予安眠药物。
(二)中脏腑
1、阳闭—痰热内闭证
(1)症状:起病急骤,神志昏蒙,鼻鼾痰鸣,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气粗口臭,躁扰不宁,手足厥冷,频繁抽搐,舌质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治则: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2)施护:
1)发热者,予物理降温。
2)痰液壅盛,注意及时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
3)目开不和者,以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双目,防止角膜干燥或损伤。
2、阴闭—痰蒙清窍证
(1)症状: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痰声漉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二便自遗,周身湿冷,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治则: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2)施护:
1)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及末梢血液循环等情况。
2)维持有效静脉通路,根据不同用药调节滴速。
3、脱证—元气败脱
(1)症状:神昏,面色苍白,瞳孔散大,手撒肢逆,二便失禁,气息短促,多汗肤凉。舌淡紫或萎缩,舌苔白腻,脉散或微。治则: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2)施护:参照“痰蒙清窍证”护理。
四、饮食护理
(一)一般饮食
以清淡、低盐、易消化为原则,忌肥甘、辛辣食物,戒烟、酒。
(二)特殊饮食
1、肝阳暴亢证:宜清淡,如莲子粥、小米粥等。
2、风痰阻络证:宜清内热、化痰湿,如山楂、西瓜、梨、黄瓜等。
3、痰热腑实证:半流质为宜,忌辛辣肥甘,可选用萝卜、冬瓜、甲鱼等。
4、气虚血瘀证:以清淡温热为宜,可选用人参、枸杞子、山药、山楂等。
5、气虚痰阻证:清淡为宜、忌肥甘厚腻,可食西瓜、梨等。
6、痰瘀阻络证:可参照“风痰阻络证”。
7、阴虚风动证:多食养阴生津之品,如绿豆粥、百合粥等。
6、痰热内闭证:鼻饲进食,予温热流质。
(三)常用食疗方
1、芹菜炖豆腐:对眩晕,中风痰多者有一定的作用。原料为芹菜20克,豆腐30克,将芹菜切碎,与豆腐一起炖熟,加调料。
2、胡萝卜粥:具有健脾化痰的功效,中风患者可常服。原料胡萝卜200克,大米100克,将两者共煮成粥服用。
五、用药护理
(一)中药治疗作用
中药口服具有熄风化痰、通络化瘀、益气固本的作用,中药汤剂宜温服。
(二)中医特色护理
1、穴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