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doc

读书报告-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书报告: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卢嘉锡01111 如果问起那个国家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国家,那答案一定是我们中国了。但是在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危机,那就是中国的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问题。所以,如何合理运用有限的水资源促进神态良性循环就成了当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的水危机到底有多严重呢?请看下一组数据 据1994年普查,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68.9万km2,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7.6%。70年代以前沙漠化挺进的速度为每年1560km2,80年代为2100km2,90年代又增至2460km2,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面积。沙漠范围不断扩大,挺进速度逐年提高。同时水资源也遭到严重破坏,50年代末还有300km2水面的居延海,现在已经干涸。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1997年断流时间一年超过260天;水体污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据1998年发表的《中国水资源公报》所载:1997年全国的废污水排放量总量达到584亿m3,使河水受到日益严重的污染;1997年全国Ⅳ、Ⅴ类超Ⅴ类污染河长占全国评价河长65405km的43.6%。而在松辽片、黄河片、海河片和淮河片污染河长竟达65%~80%,溪涧小河大都遭到污染,一些湖泊变成了污水池!昆明的滇池、太湖、西湖等名胜区也遭到严重污染;著名泉城济南的名泉趵突泉、黑虎泉也早已不见当年的风采;山西太原的晋祠难老泉也有十年不出水的历史了。诸如此类的水环境恶化到处可见,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加快经济发展,过度开发旅游业,早晨今天这些情况,教训已经够多了,可诸如武夷源等自然名胜仍在被“开发”,真是叫人心痛啊。 要解决问题,我们首先从现实入手应用一切高科技手段解决水土资源的继续恶化;其次根据不同自然环境具体分析,从农业、林业、沙产业、沙漠和荒地入手研究水土之间关系;再次,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平衡原理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建议提出不同地区的最佳模型;同时要研究水土环境遭受破坏的原因和变化规律,提出防止水土环境恶化措施。把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结合起来,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治理水污染的同是我们也要合理利用水,减少浪费减轻用水压力。 俗话说“天灾人祸”,我们有今天的地步,很大一部分是我们自己用水不当造成的。如甘肃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上游过量用水减少对下游地区地下水的补给,民勤县绿洲萎缩,植被退化,土地沙化、碱化、滕格里沙漠向南进逼,已有约7000万ha耕地撂荒。同样是河西走廊的黑河流域,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上游用水量剧增,流入内蒙古额济纳旗的水愈来愈少,西、东居延海在50年内分别为267km2和35km2先后于1961年和1992年枯竭。随之,下游大小湖泊和泉水竭泽,地下水大幅下降,林草植被严重退化,取而代之的是荒漠化、沙漠化,沙进人退,居民生活空间日渐缩小。据观测,60年代至今,居延海地区消失的水域面积24.7万ha,每年有0.27万ha胡杨、沙枣、红柳林枯死,草牧场植被由200多种减成为30多种;沿河人畜饮水筒井中,65%已经干枯或发生水量不足,水质恶化。与此同时,由于水域、植被和沙化等下垫面的劣变也逐渐引发气侯演变、少雨、高温、多沙尘暴天气逐年增多,当地居民基本生存条件已成为问题。新疆塔里木河中上游不断扩大灌概面积,天然草场大水漫灌造成流入下游的水量愈来愈少,过去40年河道流程缩短约200km,下游湖泊水位下降,矿化度增大,有的干涸。下游绿色走廊地下水位下降,植被失去生存条件。50~80年代,胡杨林面积减少7万km2,土地沙化面积从60%上升到80%。与此同时,上、中游灌区渠道防渗比例小。田间灌水定额大,排水系统不健全,地面蒸发强烈,又导致灌区地下水位抬升,大面积土壤次生盐碱化。 总之,用水的不合理性已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给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使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这是告诫人们在开发水土资源的同时,也要把生态环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要合理用水,首先要节约用水。控制用水量,最直接的方法:提高水价。从水资源管理的角度看,水资源的相对稀缺性要比供水成本重要得多,换而言之,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要比国有供水企业的可盈利性重要得多,所以,下一步的水价改革要从资源的角度入手,使水价不仅反映供水成本,而且反映水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在次,政府要承担起增加生态用水的责任。各个地区生态用水的需求会随着中央政府投资的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而增大,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具有公共品性质的生态用水是无法同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竞争的。在增加生态用水方面,政府必须承担很大的责任,并能作出很大的贡献。 水土资源不足是制约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长江流域以北包括西北内陆河在内的广大地区,总面积占全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