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眩晕病中医临床路径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标准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病(TCD:BNG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0 1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新世纪第二版《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
(2)西医诊断: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2.证候诊断
参照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新世纪第二版《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常见证候:
肝阳上亢证
肾精不足证
气血亏虚证
痰湿中阻证
瘀血阻窍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以眩晕为主要表现。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眩晕病,无多种兼杂证候的患者。
2.第一诊断符合原发性高血压1级、2级的初发或治疗未达标的患者。
3.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高血压3级、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列入本路径。
5.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要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
(3)心电图
(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颈椎X线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颈动脉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案
1.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肝阳上亢
主证:头晕目眩,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兼次证: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腰膝酸软,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遇劳、恼怒加重。
舌苔脉象: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分析:肝阳上亢,上冒清空,故头晕头痛。肝火扰动心神,故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晕,皆是肝阳上亢之症,如脉眩细数,则为肝肾阴虚内热之象。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治法:平肝清火,补肾潜阳
常用药:方中天麻祛风潜阳,钩藤清热熄风降火,两药并用平肝潜阳;石决明镇肝潜阳;黄芪、栀子清肝泻火;牛膝、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茯神、夜交藤养血安神;益母草活血通经。阴虚甚者,可用生地、首乌、生白芍等滋补肝肾之阴。
2.肾精不足
主证:眩晕欲仆,耳鸣,头痛且胀。
兼次证: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胁部隐痛,腰酸膝软,咽干口燥,少寐多梦。
舌苔脉象:舌质红,脉眩细数。
分析:精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脑,故眩晕,精神萎靡。肾虚则为心肾不交,故少寐,多梦,健忘。腰为肾之府,肾虚则为腰膝酸软。肾开窍于耳,肾虚则时时耳鸣。精关不固,所以遗精。偏阴虚则生内热,故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眩细数。偏阴虚则生外寒,故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代表方:左归丸加味
治法:养阴益肾,填精补髓。
常用药:方中熟地、山茱萸、山药滋补肾阴;枸杞、菟丝子益肾生精,引药入肾;龟板胶滋阴降火,补肾壮骨。
3.气血亏虚
主证:眩晕,动则加剧,遇劳则发。
兼次证: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腰膝酸软,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遇劳、恼怒加重。
兼次证:神疲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无华,唇甲淡白,心悸少寐。
舌苔脉象:舌质淡,脉细弱。
分析:气虚则为清阳不展,血虚则为脑失儒养,故头晕且遇劳加重。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虚则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神不宁,故心悸少寐。气虚则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均是气血两虚之象。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方中黄芪益气生血;当归活血补血;党参、白术、茯苓健脾;龙眼肉补血养心;酸枣仁,茯神、远志养血安神;木香、生姜、大枣调理气机,健运脾胃。
4.痰湿中阻证
主证:视物旋转,头重如裹
兼次证: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脘腹痞满,纳少神疲。
舌苔脉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弦滑
分析:痰浊中阻,清阳不升,可致眩晕,浊阴不降,则头重如裹,痰浊中阻,阻碍气机,气机不利,故脘腹痞满,胸闷作恶。呕吐痰涎为痰浊壅盛之象。纳少神疲为脾气虚弱的表现。舌胖大,边有齿痕,脉弦滑均为脾虚、痰湿壅盛之征。
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常用药:陈皮理气健脾,半夏降逆止呕,合用则燥湿化痰;茯苓利水渗湿,共用以健脾利湿;天麻熄风止眩;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和胃。全方共用,可燥湿化痰,健脾和胃。
5.瘀血阻窍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车工一体化》教学设计.pdf VIP
- 最新2023版知识产权贯标GBT29490 01知识产权组织环境和相关方管理控制程序(含表单)[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文件].docx
- 抑郁症的常见护理.pptx VIP
- 【B-3】护理部门对《护士条例》执行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docx VIP
- 奥数举一反三附答案第01周数图形(A).pdf VIP
- HSK-标准教程2-第二课课件.pptx VIP
- 桶装水配送服务标准及操作流程.docx VIP
- 个人简历空白表格word下载.pdf VIP
- 办公设备电脑、一体机、投影机等采购投标技术方案技术标.docx
- 2025青岛市辅警考试试卷真题带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