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房地产调控将走向何方.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YPERLINK HYPERLINK ECONOMIC DAILY E-mail: aic@ 订购热线: 010010服务热线: 010 021 0755 028 0571023 (北京) (上海) (深圳) (成都) (杭州) (重庆) 分析专栏:房地产调控 将走向何方? TOC \o 1-3 \u 一刀切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难以抗衡土地财政 3 中央部委部门预算的透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3 2009年中国外贸仍然由国企和外资唱主角 3 成本上升和政策退出致国企一季度利润环比下降 4 一季度全国用电量同比增长24% 4 汽车召回立法会先拿自主品牌车型祭刀吗? 4 湖南一季度出口增速预示产业转移效果明显 5 冰岛火山灰高峰已过欧洲进入恢复通道 5 “东莞式现代化”是中国的耻辱 5 中国需要致力于多边友好的承诺 6 高盛事件无损美国经济企稳复苏态势 6 重庆用“特别房产消费税”强力打击高端楼价 7 中国建筑等4家企业被世界银行列入黑名单 7 中钢协认为钢价继续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7 巨大成本差让欧美商人愿意忍受中国的潜规则 8 鞍本重组攀钢合并后产能将达4600万吨 8 美国人口增长加速引发对生活水平下降的担忧 9 〖分析专栏〗 【房地产调控将走向何方?】 国内房地产市场最近犹如沸腾的火锅,这一切都源于中央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一系列组合拳。4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商议房地产政策;第二天随即祭出重拳:90平米以上购房首付3成,第二套执行首付5成、利率1.1倍;16日出台措施改革土地招拍挂制度,意图抑制“地王”推升房价;17日更是推出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国十条”,不仅对三套房以上的住房贷款进行明确限制,还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加强了监管。 这些政策在市场中引发了波动,造成了不小的恐慌心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次是玩真的了”。让市场疑惑的是:为何这次调控力度这样大?中央调控房地产的意图到底是什么?房地产调控政策还有底线吗?这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在我们看来,首先,房地产调控是有底线的。中央调控房地产,意在抑制房价上涨过快、过猛,试图控制房价不涨或少涨,以免引发社会问题,甚至演变成政治问题。有关人士透露,曾有领导私下说,温总理要在自己任期内解决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问题,甚至已经当成个人执政的政绩和政治遗产来处理。这当然可视为中央调控的一种解读,但中央调控房地产并不是要房价、股市暴跌。如果认为中央要打垮楼市,那是完全错会了中央的意思。 其次,市场如果与中央政策顶牛,是极其不智的行为。“两会”之后,中央企业大举投入房地产,这加大了中央调控的决心,加快了调控政策的出台。其原因,就是一些房地产商、央企看不清形势,反而火上浇油。国土资源部一位司长曾透露,“国务院领导已经拍板,现在总体就是稳定价格,没有人会在意房地产商的压力。”但从政策来看,国务院及部委的调控政策都早有预案,并非临时应急之举。我们相信,政府的政策篮子里,还有可选的工具,要视形势变化而用。如果市场硬顶,只会导致更坏的结果。 第三,房地产调控不会引发经济崩溃。防止经济复苏滑坡,这也是中央调控政策的一条底线。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尤其是国内经济强劲复苏,实际上为政府调控房地产增加了底气。 第四,大部分房地产商举止失措,缘于看错了形势。过去,他们充耳不闻国务院领导调控的脚步声,认为一切都是假的,因此大着胆子扩张;而现在调控真的来了,他们大惊失色,以为末日来临,只能做困兽之斗了。其实,这两种理解都是错的,以这样的胆量和判断力,一部分房地产商受到打击是在所难免。但对于国民经济而言,则不会有什么大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产业和市场的变化,将在中国制造出新一代的财富拥有者,他们将会取而代之。 第五,房地产调控肯定会影响房价,因为这是中央调控的政治目的之一。但房地产市场毕竟还是一个市场,供需关系还是在起作用。只要不立刻出现恶性通胀、中国不大幅加息,在经历一定程度的价格调整之后,房价仍会维持在较高位置。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持续上涨的高房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风险,这促使中央出重拳打压,但更要看到,政府的思路其实是要控制而不是打垮房地产市场。当前的严厉调控,也是有底线的。(RLH)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一刀切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难以抗衡土地财政】 17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三套房房贷和异地购房的新政。今后购买三套以上住房必须付全款。但18日下午,深发展银行济南某支行的房贷人员称,“我们

文档评论(0)

luobin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