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ppt

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3.1 计算机概述 3.1.1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 真空电子管计算机(50年代) 晶体管计算机(50年代—60年代中期) 集成电路计算机(60年代中期—70年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⑴ 超级计算机。发展高速度、大容量、功能强大的超级计算机,用于处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   ⑵ 微型计算机。   ⑶ 智能计算机。   ⑷ 普适计算机。   ⑸ 网络与网格。 有关专家作了初步论证:互联网实现了计算机硬件的连通,万维网实现了网页的连通,而网格试图实现互联网上所有资源(包括计算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的连通。 正在进入第五代(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光计算机等等) 日本电气公司研制出量子计算机 基本电路   攻击现有密码体系,用传统计算机要花费上千年,而用量子计算机只需数分钟。因而,量子计算机被视为替代目前硅芯片计算机的“未来之星”。日本电气公司等最近制成了量子计算机的基本电路,在极低温状态下运算成功,这是研制量子计算机过程中的一大突破。      据《读卖新闻》30日报道,日本电气公司基础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蔡兆申领导的研究小组用氧化铝制成了五百分之一毫米大小的电路,在近于绝对零度(零下273摄氏度)的极低温条件下,控制处于超导状态的电子量子,成功完成了预定运算程序。 量子计算机根据原子或原子核所具有的量子学特性来工作。量子理论认为,非相互作用下,原子在任一时刻都处于两种状态,比如,量子粒子可以同时向不同方向旋转。   当粒子旋转方向是向上的,其状态可以读作“1”;如果是向下,则可读作“0”,于是它们便与组成传统计算机二进制语言的“1”和“0”相对应。传统计算机用的是晶体管,利用晶体管的开和关表示“1”和“0”,处理数据只能分步完成,而量子计算机由于原子在任一时刻都处于两种状态,任务同时完成,这样就使运算速度发生质的飞跃,这在蛋白质解析和通信加密技术等领域大有用武之地。 计算机的组成 1、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CPU是系统最主要的部件,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运算器:计算机的运算单元。主要用于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计算机的神经中枢,它按照主频的节拍发出各种控制信息,以指挥整个计算机工作。 CPU运算速度是决定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2、存储器(memory) 存储器是计算机必备的主要部件,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两类: 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 ROM):计算机运行过程中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指令的。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主要是由半导体存储器组成。 辅助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又称外部存储器,简称外存,用于数据和程序的长久保存。常用的辅助存储器有:磁盘(带)、光盘、移动硬盘、闪存存储器:USB FLASH盘(又称优盘和闪盘) 3、输入设备 计算机键盘(Keyboard)、鼠标器(Mouse); 图文扫描仪、条形码阅读器; 触摸屏、手写体输入设备、语音输入设备; 磁盘(带)、A/D,D/A模块。 4、输出设备 显示器 打印机(针式/激光/喷墨) 绘图仪语音合成与输出设备 磁盘(带)、 A/D,D/A模块 5、其他设备 例如:机箱、主板、系统功能扩展卡(声卡、显卡、网卡等)、光驱等。 3.1.2 计算机软件技术 软件技术就是研究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及其所依赖的基础理论 (如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等)和基本方法 (如系统开发方法等)。 操作系统 3.2 数据处理 一、概念 数据处理的目的 1.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送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 2.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以作为行动和决策的依据。 3.利用计算机科学地保存和管理已经过处理(如校验、整理等)的大量数据,以便人们能方便而充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 二、数据处理的发展阶段 3.3 计算机网络 3.3.1 数据通信系统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 调制解调器:在通信过程中将数据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或者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据信号的设备。 网络接口卡:网络接口卡简称网卡,用来负责计算机和网络之间的集中数据转换。 中继器:中继器是一种连接设备,用来连接两个以至于同类网络的网段。中继器的作用是对信号进行整形,防止因线路的阻抗造成信号的衰减和畸变,增加信息传输的距离。 集线器:集线器(HUB)是一个具有多个连接端口的设备,每个端口可连接一个节点。 交换机:交换机(Switch)是用来连接多网段的中规模以上的局域网的一种网络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