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瓦当 汉代的瓦当也是相当有特色。战国时期的瓦当是半圆形,称半规瓦。秦代瓦当发展为圆形。汉代主要流行的是圆瓦当,瓦形中心多有圆钮。汉瓦当的装饰主要是有卷云纹、动物纹、四神纹和文字等。 云纹瓦当:汉 鹿纹瓦当:汉 “万岁”文字瓦当 四神纹瓦当 第六节 结语 风貌——作品:由宗法、等级制度转向为“人”设计 艺术:丰富博大、灵动瑰奇 装饰:意韵绵长、形象完美 差异:北方雄健,南方清秀 演进—— 汉初六七十年——新风孕育期:存留以秦、楚文化为代表战国面貌 汉武帝时代——新风确立期:国力鼎盛,灵动瑰奇风格逐渐确立 公元88年章帝故去——新风衰落期:国家衰落,灵动瑰奇风貌渐渐淡化 传承与影响 传承—— 造型:博山炉、耳杯 装饰:云气纹、四神纹 技术:金银薄贴花——唐金银平脱 锥画——宋元戗金银 夹纻胎——延续到清 瓷器——后世(比西方早1500年以上) 影响—— 西传:丝绸传播中国物质文化、精神文明 东渐:刻毛启发刻丝 汉代装饰艺术的成就: 1、布局 2、技法 3、风格 汉代工艺设计方面的成就 1、造型优美 2、构思巧妙 3、制作精致 4、思想超前 THE END 云南青铜器 代表—— 作者:滇池滇人、滇西昆明人,滇人之作尤精 时间:前12世纪末肇起,前6到3世纪鼎盛,西汉最佳 分类—— 功能:工具、生活用具、兵器、乐器、饰品 典型:贮贝器(滇人独有)、动物搏斗纹扣饰(图案同北方民族有联系)、农具、仿生兵器、铜鼓 技术—— 成型:多种,包括失蜡法 装饰:错金银、镶嵌、线刻、鎏金、镀锡 纺织场景青铜贮贝器 二豹噬野猪青铜扣饰 第五节 其他工艺 一、陶瓷 1、陶器 泥质灰陶—— 用途:日用、明器 装饰:彩绘及涂漆、“锡涂陶” 重要题材—— 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应用:陶瓷、瓦当、铜镜 象征:东、西、南、北 春、秋、夏、冬 观念:神仙思想、辟邪求福 五灵:四神加麟(汉常为独角鹿) 观念:五行 低温铅釉陶 釉较厚,绿色为多,也有黄、褐;铅为助溶剂,温度800℃;明器;武帝时出现,北中国流行 浮雕狩猎纹绿釉陶壶 2、原始瓷器和瓷器 原始瓷器—— 釉:东汉中期以前,多施在器物上部,后多通体 器物:虽大量仿青铜礼器,但日用容器日多 瓷器—— 制作:粉碎的瓷石制坯,杂质降低,胎体气孔更少 烧成温度1300℃,胎体致密坚实,扣击清脆 主产区:浙江:浙西、浙南、浙东(上虞曹娥江流域,越窑) 品种:青瓷、黑瓷;日用器、明器 装饰:刻划、堆贴、堆塑 越窑青瓷长颈瓶 二、玉器 功用:礼器、日用(容器、佩饰等)、陈设、殉葬 观念:以前,德(质地、质量)胜于符(颜色) 东汉,德符并重,甚至符胜于德 玉料:和田玉、蓝田玉、岫玉等 生产:中央,尚方、东园,地方,诸侯国 发展: 秦,出土少,欠精美 西汉,前期不发达,沿袭战国,中期兴盛,碾琢精工 东汉:数量、艺术不及西汉 “宜子孙“玉璧 玉舞人 玉角形杯 玉熊 玉琀 三、金银器 生产—— 官府:尚方(盛期)支出多于地方 蜀郡、广汉郡(元帝)年各耗五百万钱 民间:光武帝妻弟郭况家“铸冶之声,彻于都鄙” 新技术:掐丝和焊缀小金珠 、抛光 凸 瓣 纹 银 盒 四、画像石、画像砖、瓦当 1. 画像石,即以平雕为主,表现一定情节内容的石刻装饰画,用于古代祠堂、墓室等。开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内容有历史人物、神仙故事、社会生产和生活等画面。表现形式为阳刻块面、阴刻线、阳刻线等。构图富于变化,造型和线条朴质生动,是我国一项丰富的遗产。 大量画像石的存在,不仅表现了汉代石刻装饰在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而且反应了汉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具体内容。 早期汉代画像石比较粗简,构图比较简单。 造型技术和制作工具的进步,加上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的提高,使汉代画像石从中期以后进向精细。在造型处理上更加细腻一些开始注意人物神态的刻划。 汉画像石分布 画像石的规模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墓主人地位的显贵,大多集中在经济富庶,文化发达、附近石料充足的地区。汉代画像石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四川、苏北、安徽、陕北等地。著名的有武梁祠石刻、孝堂山画像等。 山东 山东是古代文化发达的地区,汉代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与老庄阴阳五行、历史神话等交织在一起,成为画像石表现的主要内容。画像石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反映庄园、车行、聚会、宴饮、战争、乐舞、杂戏、作坊、狩猎、手工劳作等现实生活场面,还有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