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目标导向动机问题与调整策略之交互作用.pdf

多重目标导向动机问题与调整策略之交互作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師大學報:教育類 民國91 年,47(1) ,39-58 多重目標導向、動機問題與調整策略之交互作用 程炳林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 自我調整學習的研究已經證實一個自我調整的學習者會根據情境的特性與需求選擇 調整策略 ,但是研究者至今仍未探討這種特徵是否會隨著學習者個人特質的不同而改變。 最近的修正目標理論發現學習者可以同時持有多重目標導向,而學習者的多重目標導向會 影響其學習歷程。但是同樣也沒有研究探討各種多重目標導向者在面對不同情境時其調整 行為的變化情形。本研究試圖整合最近自我調整學習和目標導向研究的趨勢 ,探討四種多 重目標導向學習者的調整行為是否會隨著動機問題的不同而改變。受試者共有 114位大學 生,使用的測量工具是研究者自編的目標導向量表及調整策略開放式量表。研究結果顯 示: 高精熟/高趨向表現目標導向的受試者使用最多的調整策略 ,低精熟/低趨向表現目 標導向的學習者最少使用調整策略。 當學習者面對困難的學習材料時他們會使用最多的 調整策略。 大學生自陳使用最多的調整策略是訊息處理策略 ,其次是行動控制策略 ,後 設認知策略的使用頻率最低。 學習者視情境需求選擇調整策略的行為會隨著他們所持的 多重目標導向而改變。持高精熟/高趨向表現目標的學習者最符合自我調整學習者的特 徵,他們能視情境的特性與需求來使用調整策略 ;持高精熟/低趨向表現目標的學習者在 面對困難及無聊的教材時都能視情境特性使用調整策略,但是當面對不重要的教材時他們 比較無法展現適當的調整行為;持低精熟/高趨向表現目標的學習者面對困難的教材時同 樣能視情境的特性使用調整策略,但是在遭遇教材是不重要及無聊的時候比較不能顯現適 當的調整行為 ;而持低精熟/低趨向表現目標的學習者是典型的 「非自我調整者」,他們不 僅很少使用策略 ,同時無法視情境的特性與需求來使用調整策略。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在 理論、研究及教學介入上的涵義進行討論,並提出未來研究上的建議 。 關鍵詞:目標導向 自我調整學習 調整策略 行動控制 緒論 學習動機與自我調整學習歷程之間的密切關係 的問題 ,而是方向的不同。根據Pintrich (2000b )的 在最近的研究中已經被確認(如:程炳林、林清山, 觀點 ,目標導向理論可以提供更多教育的方向、具有 2002 ;Garcia, McCann, Turner Roska, 1998 ;Pintrich, 較高的類推力、能以有力的方式來描述個人動機及這 1999b, 2000b )。許多不同的學習動機變項都被發現會 些動機如何與自我調整學習聯結、可以做成較特定的 影響學習者的自我調整學習歷程 。在這些動機變項 教育建議,所以該理論在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中受到相 中,目標導向(goal orientation )在學習與成就之間 當多的注意。 究竟扮演何種角色,是最近教育心理學研究所探討的 過去目標導向的研究將學習者從事學習工作所 成就動機及自我調整學習變項中,相當受到重視的個 持的理由區分成兩種 ,例如學習目標和表現目標 別差異變項。 (Dweck, 1986 ;Dweck Leggett, 1988 )、精熟目標 目標導向理論主要在探討學習者從事學習工作 和表現目標 (Ames, 1992 )、工作目標和表現目標 的理由,即學習者「為什麼」(why )從事某項學習工 (Maehr Midgley, 1991 )、工作導向和自我導向 作。該理論認為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並非「有」、「無」 (Nicholls,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