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氧化还原电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典型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有机氯农药 有机磷农药 典型农药 1. 有机氯农药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 难以被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较低的水溶性,较高的辛醇/水分配系数。 DDT 六六六 (林丹) 六氯环己烷 Aldrin (艾氏剂) Heptachlor (七氯) Dieldrin (狄氏剂) …… 特点:化学性质稳定,残留期长,易溶于脂肪,并在其中积累。 (1)DDT DDT挥发性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和脂肪。 DDT易被土壤胶体吸附,故其在土壤中移动不明显,但可通过植物根际渗入植物体内。 DDT是持久性农药,主要靠微生物的作用降解,如还原、氧化、脱氯化氢;另一个降解途径是光解。 DDT o,p-DDT o,p-DDE p,p-DDE p,p-DDD o,p-DDD 林丹挥发性强,在水、土壤和其他环境对象中积累较少。 林丹易溶于水,可从土壤和空气中进入水体,亦可随水蒸发又进入大气。 林丹还能在土壤生物体内积累。 与DDT相比,林丹具有较低的积累性和持久性。 (2)林丹 HCH Heptachlor 有机磷农药是为取代有机氯农药而发展起来的。 有机磷农药比有机氯农药容易降解,但有机磷农药毒性较大,对生物体内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 有机磷农药多为液体,一般都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中。 2、有机磷农药 大部分是磷酸酯或磷酰胺类化合物。 (1) 磷酸酯 (2) 硫代磷酸酯 (3) 膦酸酯和硫代膦酸酯类 (4) 磷酰胺和硫代磷酰胺类 (1) 磷酸酯:磷酸中三个氢原子被有机基团置换所生成的化合物,如敌敌畏、二溴磷等。 (2) 硫代磷酸酯:硫代磷酸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甲基等基团所置换而形成的化合物。 磷酸 甲基对硫磷 敌敌畏 磷酸分子中一个羟基被有机基团置换,即在分子中形成C-P键,称为膦酸。如果膦酸中羟基的氢原子再被有机基团取代,即形成膦酸酯。如果膦酸酯中的氧原子被硫原子取代,即为硫代膦酸酯,如敌百虫。 (3) 膦酸酯和硫代膦酸酯类 敌百虫 (4) 磷酰胺和硫代磷酰胺类 乙酰甲胺磷 膦酸酰胺酯 磷酸分子中羟基被氨基取代的化合物为磷酰胺;磷酸胺分子中的氧原子被硫原子所取代形成硫代磷酰胺,如甲胺磷。 二硫代磷酸酯 二硫代磷酸酯 有机磷农药的特点:较易被生物降解,高效、低毒、低残留。 马拉硫磷 乐果 (1)有机磷农药的非生物降解过程 吸附催化水解——降解的主要途径。水解反应 光降解 光化学降解 (2)有机磷农药的生物降解 实 例 顾宗濂(1986)研究湘江流域农田土壤微生物群体降解林丹的能力。 结果表明,土壤中能以林丹为唯一碳源的细菌数为平均36×104/g干土,稻田淹水84天,林丹降解可达98.4%,若不淹水,84天后只降解了43.5%。 黄和鑫(1985)研究在田间积水的条件下,林丹的半衰期只有60.1天,降解速率比旱地提高了两倍多。 以上两例都说明了土壤微生物在农药降解中的作用。 例:地亚农和马拉硫磷的降解 土壤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是土壤对农药最彻底的净化。 农药生物降解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如分子中含S、N、P,还能生成硫酸盐、硝酸盐和磷酸盐,但各种农药的性质和降解过程是十分复杂的。 有些剧毒农药,一经降解就失去了毒性。如:对硫磷在微生物作用下,只需几天时间其毒性就基本消失。 另一些农药,虽然自身的毒性不大,但它们的分解产物毒性很大,如狄氏剂在光照下有可能转化为生物毒性更强的产物。 三、农药的危害性 农药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其所具有的环境持久性、远距离迁移性、甚强的被生物富集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农药都具有很强的对生物(特别是对于人体)的毒性。 著名美国女生物学家卡尔逊(R.Carlson)在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提出:与其将DDT之类的农药称为“杀虫剂”,不如改名为“杀生剂”。这真是一种极具洞察力的真知灼见。 三、农药的危害性 首先 其次 农药施用时: 通过人的呼吸道、皮肤等进入施药人员体内,并显示其毒性 农药可就地杀死土壤中的大量微生物和许多种有益昆虫,破坏土壤系统的生态平衡 三、农药的危害性 土壤 陆生植物 食草动物; 土壤中农药可通过如下途径进入各类生物体内: 小结:随雨水径流、灌溉水排入水体的农药能对生物产生最直接的危害 土壤 土壤中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食肉动物; 土壤 水中浮游生物 鱼和水生生物 食鱼动物; 四、土壤环境中化学农药污染的防治 预防为主 为了增强土壤环境的自净能力或加速某种农药的吸收,减轻农药对作物的降解,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增加土壤中有机、无机胶体的含量,以增加土壤的环境容量;或施入吸附剂以增加土壤对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