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黄河颂》教学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6、《黄河颂》多媒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 湖南省永州市第九中学 唐吉福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 2.通过了解作家作品,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4.理解诗文的内涵 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 学情分析: 通过学生的预习与老师对本课创作背景的介绍,学生对该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大多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情感。此时,老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情感,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音乐的背景下,通过配乐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的民族情感,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 一.介绍黄河。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干流从上游到下游的流向就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形。 二.欣赏黄河(多媒体显示图片) 三.走进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交织,歌唱苦难与抗战,刻画黄河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画面。 四.创作背景。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当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 冼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 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 : 1.《黄河船夫曲》 2.《黄河颂》3. 《黄河之水天上来》 4.《黄水谣》5. 《河边对口曲》 6.《黄河怨》7. 《保卫黄河》8. 《怒吼吧,黄河》 《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六十年代后期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五.掌握字词 磅礴( páng )( bó) 澎湃(pài )气魄( pò ) 高山之巅( diān ) 狂澜( lán ) 哺育( b? ) 浊流( zhuó ) 屏障( zhàng ) 六.分析课文。 1.本课的题目是《黄河颂》,其中哪个字是关键,也是题眼? (颂) 2.开头点题后,作者并没有直接去颂而是在描写黄河,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望) 3.你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黄河?(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勇往直前,坚不可摧 ……) (1、本课题目《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2、听罢《黄河大合唱》,读过《黄河颂》,你感受到了黄河怎样的气魄? (3、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4、《黄河颂》从音乐结构上来说可以分成哪三个部分? (5、序曲和尾声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 (6、主体部分可以分成哪两个层次? (7、主体部分的第二层次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这几个方面在写法上是采用了由“实”到“虚”,还是由“虚”到“实”的顺序? (8、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5.序曲 (朗诵词):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及其所表现的我们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 6.歌词中 “啊!黄河!”出现了几次?起了什么作用? 它反复出现三次.(反复).加强抒情气势,体现文章的内容层次. 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7.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 8.作者心目中的黄河象征什么?具有什么精神?(象征了中华民族,具有伟大坚强的精神。) 9.如何理解黄河比喻“摇篮”,是“屏障”? 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 ②“屏障”侧重从黄河对民族的保卫作用 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 10.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无数条支流就是“千万条铁的臂膀”。 这一句也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 七.迁移积累: 1、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

文档评论(0)

llc6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