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肺吸虫致感染性颅内动脉瘤1例
吴宣萱,梁 平,周渝冬,李禄生,翟 瑄(400014 重庆,重庆医科大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儿童发育重大疾病诊治与预防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关键词] 肺吸虫;感染性颅内动脉瘤
[中图法分类号] R605;R651.1 [文献标志码] B
[基金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国卫办医函【2013】544);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计划项目资助(2009-2-264)
[通信作者]翟瑄,电话 (023Email:zhaixuan@163.com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6岁8月,因头痛伴频繁呕吐3日入院。以头痛和呕吐为主要表现,左额部明显,呈阵发性,频繁呕吐,伴有发热。家住重庆彭水,有食用生水、小龙虾和河蟹病史。入院查体:体温 38.5℃,意识清楚,呈嗜睡状,语言明确,双侧瞳孔等大同圆3毫米,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双侧巴彬斯基征(-),全身无包块。辅助检查:血液分析:白细胞9.08*10^9/L,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23,嗜酸性粒细胞计数2.6*10^9/L;肺吸虫抗体(+);腰穿抽取脑脊液呈微红,潘式实验(±),白细胞5*10^6/L。胸片提示:心肺未见异常。心脏彩超提示:未见异常。头部CT提示:左侧额颞顶叶呈团片状混杂密度影,周围可见低密度水肿带,增强后未见强化。CTA:左侧大脑中动脉M3段可见一囊性扩张,大小约3.5*3.5mm(图1)。全脑血管造影(DSA)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末端可见一扩张梭形动脉瘤,直径约4mm(图2)。诊断:肺吸虫脑病,感染性颅内动脉瘤。给予降颅压,营养神经等治疗。同时口服吡喹酮0.5g,每日2次,服用3天,停4天,连续服用4周。4周后复查:症状消失,复查血液分析:白细胞6.24*10^9/L,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03,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4*10^9/L;肺吸虫抗体(-)。3年后复查头部MRA提示:左额叶软化灶,左侧大脑中动脉M3段一分支处可见瘤样扩张,直径约3.6mm。嘱患儿密切随访
图1: CTA:左侧大脑中动脉M3段可见一囊性扩张
图2:DSA:左侧大脑中动脉末端可见一扩张梭形动脉瘤
2 讨论
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是指各种感染因素破坏颅内动脉壁,使得动脉壁变得薄弱而导致局部扩张、膨大成囊状或梭状,好发于动脉的远端,男女比率为2:1[1],多发生于儿童 [2],常继发于亚急性心内膜炎[3],早期诊断困难,易漏诊和误诊。本文报到的是1例7岁儿童由肺吸虫感染引起的颅内动脉瘤。
导致感染性颅内动脉瘤的致病原较多,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药物、手术创伤等,吸食毒品、化疗药物使用[1]及植物性因素也可引起感染性颅内动脉瘤。寄生虫感染性颅内动脉瘤较少,临床上有肝片吸虫和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动脉瘤的报告,由肺吸虫引起的感染性动脉瘤尚未有报道。 本文患儿是通过食用含有肺吸虫活囊蚴食物感染机体,肺吸虫活囊蚴在肠腔脱囊,穿过肠壁进入腹腔,沿颈动脉周围软组织上行,经颈动脉管和破裂孔入颅腔,寄生于附近脑组织,对附近脑组织和血管造成机械性损伤,通过释放其代谢性产物引起免疫病理等反应。感染性颅内动脉瘤则由寄生于大脑的囊蚴代谢产物脱落后沿着血流方向堵塞大脑中动脉远端小血管,对局部血管壁产生炎症反应,使血管变薄,扩张形成的动脉瘤。这理论被Chen Z等[4]人报道的肺吸虫脑病会造成脑血管炎所证实。
感染性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是其急性临床表现,头痛和发热为慢性临床表现。本例病案患者以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诊入院,表现为头痛和频繁呕吐、发热,既有感染症状、又有颅内出血症状,符合感染性颅内动脉瘤的表现。
血液分析和血培养是常规检验方法。超声心动图能发现心脏病变,可以帮助诊断。头部CT是首选检查,可明确有无颅内出血。CTA或MRA对于较小动脉瘤敏感性较低,高分辨率CTA或MRI可显示瘤体和瘤腔内血栓的情况。DSA是诊断动脉瘤的金标准,感染性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常位于大脑动脉的外周端,直径一般较小,呈梭状或囊状。本例病案是经DSA证实在左侧大脑中动脉末端可见一扩张囊性动脉瘤,直径约4mm,患儿同时有发热表现、来自疫区、明确食用生水、小龙虾和河蟹病史,血液分析嗜酸性比例及绝对值增高,肺吸虫抗体(+),治疗1月后复查肺吸虫抗体(-),结合病史、症状和辅助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破裂的感染性颅内动脉瘤具有很高的外科手术风险,抗菌药物或驱虫药物保守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血培养或者脑脊液培养可以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若培养是阴性,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可以经验用药。一般需要4-6周的药物治疗。血管造影术可用于保守治疗患者的监测和随访。保守治疗可使感染性颅内动脉瘤尺寸变小、保持不变、或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分类号TQ65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57(2000)01-0059-03.doc
- 氟化钠诱导氧化应激促进大鼠子宫组织炎症反应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doc
- 复合精炼球团中SiO2,CaO,MgO等7组分的测定.doc
- 钙信号对乳腺癌细胞HIF-1α表达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doc
- 肝脏疾病对腹膜透析患者血氨水平的影响.doc
- 高血压病血压节律与左心室及颈动脉重构的超声研究.doc
-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oc
- 梗阻性黄疸大鼠肾皮质血液灌流量的变化以及对肾功能的影响.doc
- 骨形态发生蛋白7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oc
- 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及治疗现状.doc
最近下载
- 21CS03-3: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三).docx VIP
- 2025届高考物理考点一轮复习: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解析版).pdf VIP
-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七单元.docx VIP
- 快递业务操作规范与流程.pdf VIP
- 用在线乳化技术实现柴油机低温燃烧的研究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online emulsification technology in realizing diesel low- temperature combustion.pdf VIP
- 课桌椅项目实施方案-(范文模板).docx VIP
- 快递服务行业业务查询处理规范.doc VIP
- PDCA循环工作方法培训.pptx VIP
- 快递业务操作规范及投诉处理.doc VIP
- 充电桩采购安装项目售后服务承诺.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