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之概念.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隨著電腦化的普及,許多企業或組織內部均已使用電腦來儲存、處理資料,然而,由於不同組織使用的應用系統不一,所產生的資料格式並不相同。當不同組織因業務需要必須進行資料交換時,通常還需要經過人工作業重複鍵入資料,轉至於己身的系統中,形成作業流程中的一大滯礙。早在數十年前,實施電腦化最早的美國即發現此一瓶頸,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於是便有部分企業與其交易往來對象約定,以特定的標準格式傳送表單,可視為EDI應用觀念的緣起。 * 1980年美國完成了ANSI X12之國家標準,到了1990年,國際ISO標準組織更將UNEDIFACT納入ISO 9735,正式成為國際標準,並予以定義為:一台電腦的應用系統,運用協定的標準與資料格式,經過電子化傳遞方式,將資料傳送到另一台電腦的應用系統,讓電腦能夠自動『瞭解』、『處理』和『回應』。 EDI的構成要素: 1、訊息標準:由各業界與地區代表共同討論、制訂的電子資料交換 共同標準。可以使各不同組織內的電腦資料格式,均能透過共同 的語言格式,達成彼此間資料交換的目的。 2、軟體: 轉換軟體-將原電腦系統中的資料檔案,轉換成翻譯軟體看的懂得 的一般文字檔,或是將自翻譯軟體接收而來的一般文字 檔,轉換成電腦系統的資料檔。 翻譯軟體-一般文字檔翻譯成EDI標準格式,或將收到之EDI標準格 式翻譯成一般文字檔。 通訊軟體-將EDI標準格式之檔案外層加上通訊封套,載送到EDI系 統交換中心的郵箱,或自EDI系統交換中心內,將接收的 資料取出。 3、硬體:EDI所需要的硬體設備微電腦、數據機及電話網路。 4、加值網路:透過加值網路來彼此傳遞資料,可以解決直接電腦連 獻上不同電腦廠商、相異資料格式及不相容通訊規約等問題,大 幅降低互相傳遞資料的複雜度與困難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8 RFID:行動的供應鏈管理(1/4) RFID的基本概念 所謂無線射頻辨識,簡單的說,指的是:一組由標籤(Tag)、讀取機(Reader)與中介應用系統三者所串聯的一種行動科技架構,其可以任何形式,應用在多種不同的產品上,並且可以不需透過人工的掃瞄,自動化的讀取及蒐集資訊。其主要架構如下: 資料的儲存:每一個內嵌有RFID晶片(2mm平方)的標籤(Tag)中,皆儲存一個特定的EPC辨識碼。 資料的讀取:當嵌有RFID晶片Tag的物品通過RFID讀取機時(在5~6公尺範圍內),即會被自動的讀取。 資料的運用:當Reader讀取EPC號碼後,其會傳送到所謂的中介軟體,中介軟體會將資訊轉換、傳送給企業的各種應用系統(例如倉儲系統)。 RFID:行動的供應鏈管理(2/4) RFID的主要運用 貨品物流的追蹤 產品的防偽 門禁管制 自動收費系統 防盜 物品的清點與結帳 RFID:行動的供應鏈管理(3/4) RFID的特色 RFID:行動的供應鏈管理(4/4) RFID與SCM SCM需要有即時、快速、正確的資訊流,而RFID能提供自動化、快速、成本低、正確的資訊蒐集的功能。因此,其在物品的收取、計算、分類及運送過程中能增進效率,亦可以快速反應顧客需求、加速訂單處理,在運送配送及追蹤運輸上的幫助甚大。 何謂RFID? RFID是英文”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 的縮寫,就是一種透過無線之非接觸方式讓物品可以被自動偵測的技術。組成元件有像米粒一般大小的電子標籤,並透過讀取器偵測,將標籤的資料送到後端資訊系統上整合運用 Middleware 與現有系統整合 Filtering collection Reader Tag RFID System Construction * RFID 系統的基本結構 電子標籤 通常以電池的有無區分為被動式和主動式兩種類型。被動式Tag是接收讀取器所傳送的能量,轉換成電子標籤內部電路操作電能,不需外加電池;可達到體積小、價格便宜、壽命長以及數位資料可攜性等優點 讀取器 利用高頻電磁波傳遞能量與訊號,電子標籤的辨識速率每秒可達50個以上。可以利用有線或無線通訊方式,與應用系統結合使用 應用系統 RFID系統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