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蔗糖业 Sugarcane and Canesugar
TITLE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及其在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NUMPAGES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及其在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摘 要:荧光原位杂交是在分子水平上检测外源染色质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技术在研究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基因扩增、基因作图及植物进化和亲缘关系的鉴定上已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类型、探针标记方法和染色体制片技术等,概述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构建植物基因组物理图谱,功能基因定位,远缘杂种的鉴定及外源染色质的检测,减数分裂时期染色体行为研究和探讨种的起源中的应用与展望。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外源染色质的检测;染色体行为;种的起源
中图分类号:MACROBUTTON NoMacro S5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695
Applications and Prospects of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on Plant Molecular Cytogenetics
Abstract: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is a most effective method of detecting alien chromatin at molecular level. It plays an increasing important role in a variety of research fields, such as plant molecular cytogenetics, gene amplification, gene mapping, evolu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relation ships of different species. In this paper, the probes used in this technique, probes label methods and chromosome preparation were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FISH in plant genomic physical atlas estimation, functional gene location, for distant hybrid identification and alien chromatin detection, analysis of chromosome behavior in meiosis, origination of species are summarized and prospected.
Keywords: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Exoqenous chromatin detection; Chromosomes behaviour; origin of species.
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介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始于20世纪70年代[1],其原理是:DNA或RNA序列首先被报告分子(Reporter molecules)标记,通过原位杂交使荧光分子沉积在特定DNA序列位点的染色质上,在探针杂交位点便可见不连续的荧光信号。该技术的应用扩展了生物学研究的领域。荧光原位杂交广泛被运用,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FISH的灵敏度接近同位素标记探针杂交[2-3],在安全性,空间分辨率,速度和探针的稳定性等比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探针杂交更具优越性;②运用不同荧光色素标记的探针可同时检测一个细胞核中2种或更多的核甘酸序列;③DNA序列能被定位在目标范围从载玻片上分散的中期细胞染色体到悬浮固定保存细胞三维结构的间期核中[4];④探针标记和荧光试剂从商业上可得,而且使FISH过程直接可靠;⑤荧光显微镜和数字成像系统在过去20多年中不断改进;⑥特殊种属的全基因组,完整染色体,染色体亚区域或单拷贝序列能在多种探针混合运用情况下出现特异信号;⑦未标记的基因组DNA 通过探针预杂交抑制重复序列,对定位象柯斯质粒这样一类含大插入探针的特定序列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FISH技术的不断发展,衍生了染色体原位抑制(CISS)技术、间期核FISH、引物原位标记或DNA合成(PRINS)技术等,并且发展出M-FISH、3D-FISH、Rx-FISH技术、CGH以及近年来微阵列技术(Microarray)等。同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