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Vol. 55 No. 1
第 55 卷 第 1 期 土 壤 学 报 ,
2018 年 1 月 ACTA PEDOLOGICA SINICA Jan. ,2018
DOI:10.11766/trxb201704250028
水淹条件下水稻土中砷的生物化学行为研究进展*
1 ,2 ,4 3 2† 3 3 2
钟松雄 何宏飞 陈志良 尹光彩 林亲铁 黄 玲
2 2
王 欣 刘德玲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510640)
(2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 510655)
(3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 510006)
(4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摘 要 水稻土中砷的氧化还原和甲基化等生物化学过程是影响水稻砷毒性的主要作用机制;
同时,水淹厌氧条件是驱动水稻土中砷的生物化学过程关键环节,且是导致水稻对砷大量吸收累积的
主要原因,对以水稻为主食的人们造成健康威胁。本文综述了水稻土中砷的氧化还原和甲基化现象、
砷的生物化学作用机制以及影响水稻土砷迁移转化的关键因素,并探讨了水淹厌氧条件对水稻土砷代
谢微生物群落、微生物基因表达水平以及对砷归趋的影响。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识别
不同水管理模式下土壤微环境对水稻土中砷代谢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机制,为深入
理解砷的生物化学行为和降低水稻对砷的吸收累积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水稻土;水淹条件;砷;生物化学行为;氧化还原;甲基化
中图类分类 X53 文献标识码 A
砷是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被国际癌 存形态与归趋。其中水稻土砷的生物化学行为与界
[ 1 ] 面微环境密切有关,有研究表明间歇式水淹处理比
症 研 究 机 构 归 类 为 第 一 类 致 癌 物 。 砷 的 化 合
物 毒 性 大 小 依 次 为 : 砷 ( I I I ) >一 甲 基 化 亚 砷 长期水淹处理土壤溶液砷浓度和水稻籽粒砷含量均
酸(MMAs(III)) >二甲基化亚砷酸(DMAs 更低,且有进一步研究指出37种基因型水稻经点
(III))>二甲基化砷(DMAs(V)) >一甲基 喷式管理方式对砷的吸收累积量相比于长期水淹管
[2] 理方式均显著降低,这证实厌氧水淹过程是导致水
化砷(MMAs(V)) >砷(V) 。水稻土中自
然本底的砷浓度一般较低,而人类工业和农业活动 稻土砷释放的关键环节。据研究报道,水淹缺氧环
[3] 境有利于铁/砷还原菌的活动,导致铁矿物的还原
使得大量的外源性砷进入到土壤当中 。水稻是
-
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易吸收富集砷,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