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贵州西南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调查.docVIP

毕业论文--贵州西南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调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蔗糖业 Sugarcane and Canesugar : TITLE 贵州西南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调查 NUMPAGES 贵州西南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调查 摘 要:为了解贵州西南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发病情况,应用PCR技术对该蔗区的甘蔗样品进行宿根矮化病检测。结果表明:贵州西南蔗区的13个甘蔗主要栽培品种和主推品种,共118个样品中有98个样品检出RSD,阳性检出率为83.05%;其中粤糖00-236,巴西45,罗汉蔗,拔地拉,黔糖3,ROC21等6个品种发病较严重,阳性检出率高达100%;其余7个品种也均发病,阳性检出率在42.86%~90.00%之间。 关键词:甘蔗;宿根矮化病;PCR A Survey of Sugarcane Ratoon Stunting Disease in Southwest Guizhou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investigate of sugarcane ratoon stunting disease (RSD). Sugarcane samples from different cane areas in southwest Guizhou were detected by PCR technolog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13 sugarcane varieties including major plant varieties and main recommended varieties, 98 samples (83.05%) of 118 samples were RSD positive. The six varieties of Yuetang 00-236, Brazil 45, Luohan cane, Badila, Qiantang 3 and ROC21 were seriously infected, positive detection rates were as high as 100%. The rest of the 7 varieties were also infected, positive detection rates between 42.86%~90.00%. Keywords: Sugarcane; Ratoon stunting disease; PCR 0 引言 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 RSD)是目前世界上最为严重的甘蔗病害之一。该病害最早于1944~1945年在澳大利亚昆土兰州甘蔗品种Q28上发现[1]。目前,RSD在巴西、印度、南非、美国等甘蔗主要生产国和地区均有报道。1986年,我国广东首次确诊甘蔗RSD[2],随后在我国其他甘蔗主产区广西、福建、海南、云南等地普遍发现RSD发生。 RSD由一种木质部寄生细菌Leifsonia xyli subsp. xyli (Lxx)引起[3],主要通过带病蔗种和砍蔗工具传播,一般造成甘蔗减产12%~37%(干旱时减产甚至高达60%以上),糖分降低0.5%(绝对值),宿根年限缩短1~2年[4-5]。甘蔗感病症状不易从外表判断,发病严重时出现植株矮化,蔗茎变细、分蘖减少、生长缓慢等症状;其内部在近基部节维管束上出现粉红色或橘红色的小圆点或痘点[6]。 随着RSD检测技术的提高及完善,其经历了内部症状诊断─显微镜法─免疫学检测─PCR检测等阶段[7-10],其中,PCR检测技术是一项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分子检测技术。优化的PCR能从稀释1000倍的Lxx基因组DNA (15.9 pg/μL)中检测到Lxx[11-12]。 由于受土地资源限制,我国大部分蔗区已连作15~20年以上。长期连作加剧了RSD发病率,严重威胁甘蔗安全生产。近年来,我国大部分蔗区开展了甘蔗样品RSD发病情况调查研究,但针对贵州蔗区的RSD发病情况调查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应用PCR技术对贵州西南蔗区13个常见品种RSD发病情况展开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在贵州西南主要蔗区兴义、贞丰、册亨、望谟等地采集甘蔗样品,包括主栽品种8个和主推品种5个,共13个品种118个样品。所有样品均为随机取样,每个样品5~10株,取成熟期蔗茎基部倒数第2~3节,蔗茎采集时要严格避免样品之间的交叉污染,对于不同植株砍刀均用70%酒精消毒,截取的蔗茎去皮后切成2~3 mm大小的颗粒,置于-70℃ 1.2 实验方法 1.2.1 DNA提取 取50~100 mg样品用液氮充分研磨,用天根快捷型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蔗茎DNA。 1.2.2 PCR检测 使用P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