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Y 粮食单产 (千克) X1 亩施用化肥(千克) X2 灌溉面积占耕地比重(%) X3 亩农机使用量(千瓦) X4 亩役畜使用量(头) 1979 185.65 4.88 45.22 0.060 0.023 1980 182.28 5.78 44.90 0.067 0.023 1981 188.49 6.13 44.71 0.072 0.025 1982 208.29 6.97 44.80 0.076 0.027 1983 226.39 7.68 45.39 0.083 0.028 1984 240.55 8.04 45.43 0.090 0.029 1985 232.20 8.24 45.47 0.097 0.031 1986 235.28 8.93 45.96 0.106 0.032 1987 241.45 9.20 46.31 0.114 0.033 1988 238.57 9.85 46.34 0.122 0.033 1989 242.15 10.72 46.96 0.127 0.034 1990 262.19 11.64 49.55 0.128 0.034 1991 258.38 12.50 49.50 0.131 0.034 1992 266.92 13.11 50.92 0.135 0.035 1993 275.39 14.22 51.24 0.143 0.036 1994 270.88 14.92 51.38 0.152 0.038 1995 282.65 15.98 51.89 0.161 0.039 1996 298.85 16.75 53.30 0.168 0.040 模型设定和结果 作者根据过去的经验研究认为,中国农业劳动力存在过剩,因而劳动投入(增减)不会影响粮食产量。 据此,模型未把劳动投入用作解释变量,生产函数仅包括了前述的四种投入及时间趋势变量。 模型采用双对数形式(CD生产函数)。 模型估计结果为: R2=0.98, DW=1.96, F=251 分析解释 计算结果告诉我们,方程的总体回归效果是比较好的,拟合程度较高,各项统计检验值也令人基本满意,可以说总体上比较好地反映了我国粮食生产在1979-1996年间的投入产出关系。 从结果可以看出,变量X2的弹性系数最大,为1.56,这说明在现阶段,增加灌溉面积是提高粮食单产的最有效途径(从另一方面看,也说明水利条件是粮食生产中最需改善加强的一个方面)。 其次是X4,其弹性值为1.041,役畜对粮食生产的作用如此之大,这一结果有些出人意料。体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农用机械总动力X3对粮食生产的作用最小,其弹性值仅为0.144。解释这种现象的理由可能是: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基本上还是以手工劳动和畜力耕种为主,增加的大部分农业机械主要用于各种非农生产经营活动了。 分析解释 结果中还有一个参数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时间T的系数是一负值,为-0.058。这表明目前我国粮食单产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物质要素的投入了,如果没有其他方面的技术突破,即使要素投入的总体水平不变,粮食单产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降。引申出来的结论就是:我国目前大部分粮田的地力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被透支的状态,增投的生产要素未能全部被用来提高单产,其中一部分被用来抵冲下降的地力了。因此,在今后的生产中,提高同一幅度的单产水平,需要投入更多的物质要素。 从诸项要素贡献份额之和(0.399+1.56+0.144+1.041=3.144) 大于1可知,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仍处于生产递增、资源短缺阶段,上述要素投入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增加投入特别是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仍能使粮食单产较大幅度的增长。 该研究存在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模型理论基础 劳动力的作用 时间趋势变量T的含义 统计问题 样本较小 解释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 数据的精度不高(例如X4) 数据可能存在系统偏差(投入与产出的对应关系得不到保证) 现实中,畜力与农机通常为替代关系。 模型设定 单位面积生产函数 灌溉面积比例变量的处理方式(区分基本投入与非基本投入) 相关系数矩阵 T X1 X2 X3 X4 T 1.000 X1 0.992 1.000 X2 0.942 0.966 1.000 X3 0.995 0.982 0.921 1.000 X4 0.981 0.960 0.875 0.987 1.000 该研究存在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结果解释 单位面积生产函数不存在规模报酬 当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投入同时增加一倍时土地面积没有变化 部分变量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