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FORMTEXT 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FORMTEXT Z00
FORMTEXT
DB FORMTEXT 11
FORMTEXT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FORMTEXT 11/ FORMTEXT T 861— FORMTEXT 20XX
FORMTEXT
FORMTEXT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评价
FORMTEXT Assessment for refuse transfer station operation
FORMTEXT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TEXT 20XX - FORMTEXT XX - FORMTEXT XX发布
FORMTEXT 20XX - FORMTEXT XX - FORMTEXT XX实施
FORMTEXT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 T 861—2018
PAGE 3
目次
TOC \h \z \t前言、引言标题,1,参考文献、索引标题,1,章标题,1,参考文献,1,附录标识,1 前言 2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3
4 评价方法 4
5 环境保护评价 5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指标评价内容与评分表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污染物排放评价项目、限值与结果评价 2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11/T 861-2012《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评价》 ,与DB11/T 861-201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评价体系结构。
本标准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城市管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闻涛、张旭、孙宇、刘欣艳、余长康、尹朋建、芦荟杰、柴洁、王飞、赵月龙。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评价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的组织与管理。评价内容包括生产运行评价、环境保护评价和安全应急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转运站的运行评价。综合处理厂具有转运处理工艺的相应部分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1 50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T273生活垃圾粪便处理设施环境监测规范
术语和定义
垃圾收集车refuse collector
用于收集、运输垃圾的车辆。
垃圾转运车refuse transfer truck
将垃圾从转运站运往处理处置场所的车辆。
收集贮存仓collecting and storage container
供料机构用于接收垃圾的容器。
压缩仓compression container
用于对垃圾进行压缩的容器。
压缩循环compression cycle
压缩装置起动、压缩垃圾、保压、复位的循环过程
作业循环operation cycle
主机与转运垃圾车对接,转载垃圾,达到设计规定的量,各机构复位处于起始状态的过程
站外邻接道路the road nearby refuse transfer station
从站外到站门口500米范围内,垃圾转运车与垃圾收集车集中通行的路段。
评价方法
评价体系结构
评价体系结构分为项目层、分项层和要素层三层,项目层由生产运行、环境保护、安全应急和清洁生产四部分构成,分项层由计量统计、转运工艺、环保措施、环境监测、环境影响、安全、应急、清洁生产与资源综合利用9个部分构成,要素层由计量设备、计量记录、统计管理人员、转运作业、转运设备、在线监管系统、运行能耗、环保设备配备、环保设备运行、环境卫生、内部监测、外部监测、在线环境监测、现场环境、环境事件、安全生产、安全事故、预案制定、有效实施、监测预警、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管理系统、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再生水利用和分选利用25个部分构成。层级之间的从属关系及权重见表1,每一个要素各自包括多个从属的评价内容。
表1 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
项目
指标
要素
生产运行
计量统计
计量设备
计量记录
统计管理人员
转运工艺
转运作业
转运设备
在线监管系统
运行能耗
环境保护
环保措施
环保设备配备
环保设备运行
环境卫生
环境监测
内部监测
外部监测
在线环境监测
环境影响
环境监测达标情况
现场环境
环境事件
安全应急
安全
安全生产
安全事故
应急
预案制定
有效实施
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