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果实单萜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转录及萜类物质积累规律-中国农业科学.pdf

葡萄果实单萜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转录及萜类物质积累规律-中国农业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14,47(7): 1379-1386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4.07.015 ‘亚历山大’葡萄果实单萜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转录 及萜类物质积累规律 1 2 1 3 1 1 1 1 孙 磊 ,朱保庆 ,孙晓荣 ,许晓青 ,王晓玥 ,张国军 ,闫爱玲 ,徐海英 1 2 3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北京 100093;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 营养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目的】检测‘亚历山大’葡萄果实中萜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分析果实发育过程中单萜类物质的积 累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为揭示玫瑰香型葡萄香气物质的积累规律和香味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从果实转色后 至成熟期,每周取样一次,每次随机取样80—100 粒,去籽去梗后榨汁,离心取上清液用于香气物质测定,使用 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萃取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对采集到的质谱图用NIST 05 谱库检索,并根据已有标样的色谱 保留时间和保留指数,确定香气成分的化学组成,利用已有的化合物制备标准曲线进行定量。根据DXS 的ORF 序 列设计引物,以充分成熟的样品RNA 反转录获得的cDNA 为模板,通过多次独立PCR 扩增获得‘亚历山大’DXS 的 ORF 片段,根据测序结果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根据萜类生物合成途径中的 8 个关键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使用Ubiquitin,EF1-α和GAPDH 3 个看家基因做为内参,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这些基因的转录丰度。【结果】 从转色后至成熟期,在检测到的所有单萜中里那醇和香叶醇的含量远高于其它单萜,多种萜类浓度逐渐上升,其 中里那醇、月桂烯、柠檬烯上升6—8 倍,香叶醇、萜品醇、香叶醛和萜品油烯上升 2—3 倍,玫瑰醚和橙花醛含 量变化较小,果实中里那醇、香叶醇、氧化玫瑰和月桂烯的含量高于嗅闻阈值。在单萜生物合成早期途径中,DXS1 的表达从转色开始缓慢上升,在花后15 周迅速上调,上升约 5 倍。DXS3 则从12 周开始迅速上升。DXR 表现出波 动变化规律。HDR 的表达量在前期合成酶基因中是最高的,能达到DXS1、DXS3、DXR 的10—20 倍;在合成途径中 期的2 个基因FPPS 和GPPS,从转色后至成熟期表达量持续上调,FPPS 的表达量上升了4 倍,GPPS 的表达量上升 了2 倍;在合成途径的后期,Liner-syn 和Terp-syn 在花后的11—15 周都出现表达量升高,所有基因在花后 17 周出现明显的表达下降。单萜总量从花后 12—16 周迅速积累,这与同期DXS3、DXR、HDR、GPPS、FPPS 的表达上 调的趋势相一致。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萜类总量与DXS3 的相关系数为0.831。‘亚历山大’DXS1 的cDNA 的开 放阅读框全长 2 151 bp,编码 716 个氨基酸,通过多次独立克隆后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在该序列中发现了 16 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导致4 个位置编码的氨基酸发生变化。【结论】单萜合成途径中多个关键酶基因后期表达 上调,导致成熟过程中单萜化合物含量上升2—8 倍,DXS3 与单萜总量的积累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亚历山大葡萄;萜类;生物合成;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Terpenes Biosynthesis Related Gene Transcript Profiles and Terpenes Accumulation of ‘Alexandria’Grape 1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