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湿热型痤疮患者应用针灸和刮痧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宋箱
(河南省南阳南石医院理疗科 南阳473000)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和刮痧两种治疗方式对湿热型痤疮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湿热型痤疮患者随机均分为针灸组和刮痧组,各50例。针灸组采用针灸治疗,刮痧组采用刮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积分、血清睾酮值水平,两组总体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刮痧组治疗后丘疹或粉刺皮损积分低于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脓包皮损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睾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和刮痧治疗对湿热型痤疮均有明显效果,刮痧治疗对丘疹或粉刺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湿热型痤疮;针灸;刮痧;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58.73 文献标识码:B
痤疮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粉刺、丘疹、结节、囊肿、脓疱和瘢痕,通常对称分布,易反复发作[1]。痤疮若未及时治疗或治疗方式不当不仅对患者的容貌造成影响,而且患者由此可能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这对患者的日常活动、工作、社交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针灸与刮痧疗法是中医特色的非药物外治技术,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遵循经脉运行和病变特点,清热解毒,对痤疮具有较好疗效[2]。刮痧疗法作为一种安全、无副作用、操作简便且效果显著的中医外治法,其抗炎、促进新陈代谢、抗氧化以及增强细胞免疫作用已经在现代研究中得到证实,刮痧在治疗痤疮方面已经受到患者的普遍关注。本研究将针灸和刮痧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针灸和刮痧治疗湿热型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了两种方法治疗痤疮的有效率与复发率,以期为临床治疗痤疮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湿热型痤疮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针灸组和刮痧组,各50例。针灸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6~32岁,平均(23.12±3.24)岁;病程2周~3年,平均(1.25±0.78)年;按照皮损轻重分布,轻度9例,中度21例,重度15例,极重度5例。刮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7~31岁,平均(22.56±3.78)岁;病程2周~3年,平均(1.26±0.22)年;按照皮损轻重分布,轻度8例,中度22例,重度14例,极重度6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皮损轻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者,参照《中成药治疗寻常痤疮专家共识》[3]的诊断标准;(2)治疗前一个月内未服用其与他本病相关的内服治疗药物,一周内未外涂与本病相关药物;(3)年龄15~35岁;(4)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
1.3 排除标准 (1)过敏体质或对药物有过敏史;(2)合并心脑血管及其他肝肾、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3)怀孕及哺乳期妇女;(4)药物性或化学物质所导致的职业性痤疮患者;(5)治疗期间需接受强烈日晒或紫外线者;(6)患有其他面部皮肤疾病,对疗效判断造成干扰者。
1.4 治疗方法 针灸组:患者仰卧位,针灸部位皮肤75%酒精常规消毒,使用“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0.25 mm×25 mm毫针,先针印堂、阳白、神门,再针合谷、曲池、风市、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以得气为度,留针20 min,期间行针1次。针风池、委中,留针10 min,期间行针1次。3 d针灸1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计3个疗程。刮痧组:患者俯卧位,头、颈、背暴露,背部膀胱经75%酒精常规消毒,涂抹全息绿洲刮痧润肤油,刮痧板与皮肤45度角,由上往下先刮后背膀胱经第一侧线,用力均匀,每侧20次,刮完后用消毒棉球将刮痧油擦拭干净,患者休息20~30 min。1次/1周,1个月为1个疗程,共计3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1)皮损积分,记录各类新旧皮损数目,评分标准为:1个丘疹或粉刺0.5分,1个脓包1分,1个结节2分,1个囊肿≤1 cm记2分,若>1 cm记3分。(2)血清睾酮值水平,每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3个疗程后进行血清睾酮检测。(3)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痤疮的疗效评价标准,治愈:皮损消退率95%及以上,仅遗留少许色沉;显效:皮损消退率70%~95%,皮损明显减轻;有效:皮损消退率50%~70%,皮损显著改善;无效:皮损消退率<50%,或痤疮症状加重。皮损消退率=(治疗前皮损积分-治疗后皮损积分)/治疗前皮损积分×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