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效问题的设计必须抓住两点—— 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 ●课例:电表的改装 ◎教材:例题形式呈现 学生有相应的知识背景 但缺乏鲜明的物理情景 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 ●课例:电表的改装 ◎教材:例题形式呈现 ◎改进:创设物理情境 G _ + G G G G G G G R 特点:以实验为载体展开过程,以问题为核心引导思维,实验与思维同步递进,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 ●基于实验,创设探究情境 ●引发冲突,创设愤悱情境 ●学生参与,创设生成情境 ●联系生活,创设物理情境 ●激活知识,创设应用情境 ■问题情境的作用 ■问题情境的含义 ■问题情境的创设 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 ●联系生活,创设物理情境 【例】运动的合成 *你能跑的比火车还快吗? *下雨天行走怎样撑伞才能避免淋湿? v2 v1 v2 v v1 v2 v v1 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 ●引发冲突,创设愤悱情境 【例1】过山车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猜想:要使小球通过最高点, 至少多高? *演示:小球未到最高点就脱离轨道。 *分析原因,定量计算…… 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 【例2】声波的干涉 音频发生器 *演示:两只喇叭输入同一 频率的音频讯号产生干涉。 *学生听其“声”,观其“形”, 体验干涉现象。 *猜想:撤去一只喇叭,还会有干涉现象吗? *演示:结果仍有干涉现象! *讨论:这是为什么?…… ●引发冲突,创设愤悱情境 【例3】高空落雨 ◎计算无误,结果荒谬 雨滴通常从1500m左右的高度落下,问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落到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少? s 3 . 17 s 10 500 1 2 ? = × m/s 173 m/s 3 . 17 10× = = = gt v t 实际上雨滴落到地面的速度一般不会超过8m/s(收尾速度)! ——为什么? 数学解≠物理解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 【例1】“电场线”的引入 ●基于实验,创设探究情境 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 (义乌中学 骆文洲) 1.设置情景: 2.实验观察: 3.思考质疑: 4.提出课题: 怎样形象直观地描述电场的分布规律 ? “头发”为什么会竖起来? 它们受到了电场力的作用 高压放电;人体带电 “头发”为什么竖得很有规律? 它间接地反映出电场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验电器指针张开;学生“怒发冲冠” 【例1】“电场线”的引入 ●基于实验,创设探究情境 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 (义乌中学 骆文洲) L A B S (通电自感) L A S (断电自感) ●传统方案 ●基于实验,创设探究情境 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 【例2】自感现象 ●传统方案 ●改进方案 S A B 电流传感器A 电流传感器B i t o iA iB ●基于实验,创设探究情境 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 【例2】自感现象 【例】“回旋加速器”的教学 + _ + _ + _ + _ m +q B A (直线加速器) 磁场回旋 (回旋加速器)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电场加速 多级加速 静电屏蔽 交变电源 同步条件 ●激活知识,创设应用情境 *用什么方法可以加速带电粒子? *如何突破加速电压的限制,使带电粒子获得更大的能量? *对此方案你发现有什么问题吗?如何解决? *为使带电粒子能够一路加速,电源AB端的极性应满足怎样的条件? *如果电源极性改变的频率不变,怎样才能保证带电粒子同步加速? *如果只用一个电场,能否让带电粒子自动返回,实现多次加速呢? *随着带电粒子速度和轨道半径的增大,交变电源的频率要改变吗? *假如由你来设计一台回旋加速器,要求能使带电粒子获得更高的 能量,你打算采用哪些措施?…… 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 ◎提供发现问题的情境 1. 砖块被顶在墙壁上为什么不会滑落? 2.当战士顶砖块的力增大时,摩擦力大小会变化吗? 3.为使砖块不滑落,头顶的压力至少多大?计算这个问题还需知道哪些条件? * 如图,连系本节课(摩擦力)所学知识,你能够提出哪些相关的问题? 4.砖块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吗?怎样计算不同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学生参与,创设生成情境 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 ●学生参与,创设生成情境 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 牵引力 支持力 摩擦力 重力 地面压力 大气压力 浮力 空气阻力 驾驶员压力 地面压力 受力分析—— 是分析受力,不是施力 是分析外力,不是内力 迷思概念 科学概念 认知冲突 自主建构 【例】“受力分析”的教学 ◎给予暴露问题的机会 ◎提供发现问题的情境 ◎给予暴露问题的机会 ◎提供发现问题的情境 ●学生参与,创设生成情境 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 “把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课堂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 学生做对了,说不定只是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