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西部不同集雨保水措施下土壤水分变异特征-农业机械学报.pdf

黄土高原西部不同集雨保水措施下土壤水分变异特征-农业机械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 3月 农 业 机 械 学 报 第 45卷 第 3期 doi:10.6041/j.issn.10001298.2014.03.020 黄土高原西部不同集雨保水措施下土壤水分变异特征 1 1 2 1 1 李小英  段争虎  刘理臣 谭明亮  陈小红 (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 730000;2.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 730000) 摘要:选择黄土高原西部丘陵区典型生态恢复区域,采用中子仪测定研究了不同集雨保水措施下油松林土壤水分 变化,明确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分动态特征和雨季前后土壤水分的亏缺与补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集雨保水措 施下土壤储水量差异明显。坡面覆膜集雨措施下各个土层土壤含水率均大于其他措施下土壤含水率。7月份各措 施下土壤储水亏缺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坡面覆膜集雨、坡面覆膜集雨与集水槽结合2种措施下0~100cm土层土 壤储水亏缺状态得到有效缓解。坡面覆膜集雨措施对于有效利用降水有显著作用;树穴覆膜对于表层土壤水分的 恢复有负面影响,但对深层土壤保水作用明显;燕尾式聚流坑对提高降水利用率和缓解土壤储水亏缺状态效果不 佳。 关键词:黄土高原 土壤水分 集雨保水措施 土壤水分亏缺 中图分类号:S1527;S1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298(2014)01011806 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灾害性天气频   引言 [14] 繁 。土质均一,土壤以黄绵土为主,有机质含量 集雨保水措施是黄土高原生态恢复过程中改造 [15] 低,土壤贫瘠 。 下垫面性质的主要人类活动因素之一[1-5],会影响 12 试验设计 土壤水分的分布和变化,是提高降水利用率、抑制土 试验于2012年6月份开始,以同龄人工油松林 [6] 壤水分蒸发、减少土壤水分损失的重要手段 。黄 为试验对象,进行定位试验。试验点土壤为黄绵土, 土高原土壤水分的补偿与恢复,是近年来土壤水分 田间持水率为2508%。在立地条件相同的水平沟 及植被恢复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7-13],土壤水分 内,采用了坡面覆膜集雨、燕尾式聚流坑、坡面覆膜 亏缺度与土壤储水亏缺补偿度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 集雨与集水槽结合、树穴覆膜、树穴秸秆覆盖、燕尾 [8] 降水对土壤储水亏缺的补偿与恢复的情况 。然 式聚流坑与树穴覆膜保水结合、坡面覆膜集雨与树 而,关于不同集雨保水措施下林地土壤水分亏缺的 穴秸秆覆盖结合等7种集雨保水措施,以无集雨保 程度及补偿的特征研究还很少报道。本文通过分析 水措施油松林地为对照,共 8个组。试验区植被为 不同集雨保水措施下人工林地生态系统水分消耗与 雨养,无补充灌溉。 补偿的规律,探索黄土高原西部采用集雨保水技术 以标准株树干基部为中心,沿水平方向,距离 进行雨养植被建设的可行性,从而为科研和生产提 20cm、100cm处分别布设水分观测点一处,每一测 供理论依据。 点钻孔并设置中子仪土壤水分测定铝管一根,深度 2m。共布设 24个采样点,定位监测每月 1次 1 材料与方法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