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姆?波頓偶動畫影片之歌德色彩
The Color of Gothic on Tim Burton’s Animation
丁裕峯
Ting, Yu-Feng
摘 要
提姆?波頓的動畫作品,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哥德式風格,本研究將以《文生》(Vincent)、《聖誕夜驚魂》(Tim Burton’s “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與《地獄新娘》(Tim Burton’s Corpse Bride)、《科學怪犬》(Frankenweenie)四部偶動畫作品,來探討提姆?波頓歌德風格的色彩應用。
在文獻探討的部分,將分別回顧分析關於色彩的聯想、象徵、意象帶給人們的心理感受,以及黑白與彩色、色彩與光影的相關文獻。並分析提姆?波頓的動畫作品中,構成其獨特歌德風格的色彩與視覺元素。
受到表現主義的影響,提姆?波頓的作品有著明顯明暗對比的象徵性燈光,戲劇性的色彩來表現視覺效果。本研究整理出提姆?波頓四部動畫作品中的主要色彩語言來進行討論,分別為:暗黑哥德、藍綠詭譎、紫色情懷、色彩對比、明暗對比。運用這些主要的視覺元素,提姆?波頓營造出的獨特歌德色彩作品。
關鍵詞:提姆波頓、偶動畫、色彩、歌德風、表現主義
Keywords: Tim Burton, Animation, Color, Gothic, Expressionism
一、研究背景
一位充滿寓言、童話與幻想的導演,有著合併哥德式、恐怖劇和德國表現主義的藝術,提姆?波頓是一位不妥協的夢想者– 一位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現代作者導演。(Jenny He,2009)
提姆?波頓(Tim Burton)1958年出生在美國加州伯班克(Burbank,California),童年居住在好萊塢附近,17歲就讀於加州藝術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一所由迪士尼創立的學校,主要是用來培養迪士尼的動畫人才。提姆?波頓在迪士尼擔任動畫師,十年的工作期間除了替他打下扎實的繪畫基礎,也是文思泉湧、極具創意的一個時期,同時更獨立完成屬於自己構思的影像作品。提姆?波頓的獨特風格受到童年的成長經歷影響,呈現出一種融合恐怖片氛圍的表現主義作品,利用獨特的歌德風角色,訴說著局外人期待被外界接受與瞭解的童話故事。在他的偶動畫作品中,大量運用強烈視覺對比的場面調度元素,來表現局外人的世界與一般世界之間的對照(丁裕峯,2010)。
提姆?波頓的動畫作品,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哥德式風格,本研究將以《文生》(Vincent,1982)、《聖誕夜驚魂》(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1993)、《地獄新娘》(Corpse Bride,2005)、《科學怪犬》(Frankenweenie,2012 )四部偶動畫作品,來探討提姆?波頓歌德風格的色彩應用。
二、文獻探討
提姆?波頓擅長運用視覺化效果,來營造影片的氛圍與角色的心理象徵。利用對比、誇大的色彩與光影的控制,展現戲劇性的張力。
視覺符號運用於電影媒體的表現,針對色彩對電影的影響部分,黎煥勤(2004) 在研究中也提到,在電影藝術裡,導演常會依情節的需要,打出不同色調的光源來營造場景的氣氛,以影響觀眾的視覺心理感受。(耿維澤,2009,頁27)
色彩確實會影響人的心理情緒,不同的顏色有著不同的聯想與象徵性意義;而以色相上來說,暖色系給人溫暖的感覺,帶來活潑、積極、快樂的感受,有時則是危險、興奮;冷色系則予人寒冷的感受,悲傷、沈著、消極性的情緒;中性色則為中庸之色,展現平穩的特質。
就色彩的明度與彩度來說,高明度的色彩較為清爽、柔和、明亮、輕快,中明度則較為保守、中性,低明度相對則顯得陰沈、厚重、穩固;而高彩度的顏色,給人積極性、熱鬧、活潑、刺激的反應,中彩度為中庸、穩定、平和的感受,低彩度相對則為消極性、寂寞、沈著的感覺。
在本節文獻探討的部分,將分別回顧分析關於色彩的聯想、象徵、意象帶給人們的心理感受,以及黑白與彩色、色彩與光影的相關文獻。
1. 色彩的心理感受
色彩是透過眼睛的觀看而感受到變化,對於色彩的改變會很自然地在內心產生一定的感受,可以這樣說色彩雖然是透過觀看而感知,但是真正對於色彩賦予的意義卻是在心理層面產生的,例如:紅色的正面意義可以給人喜氣、歡樂、節慶的感覺,其反向意義則會產生恐怖、殘酷、危險的感覺,也就是說對於色彩所產生的心裡感覺,都是透過對於色彩與實際生活的經驗聯想而來的。
吳芳怡在其研究《不同類型電影的用色特徵》中,對於色彩的聯想、象徵、意象的解釋為:
一般而言,色彩的聯想是基於人對生活周遭事物產生潛在的色彩印象,看到某色彩而能自然聯想到特定的事物上,以具體聯想居多。色彩的象徵是對於大多數人共通的色彩聯想造成既定的概念,多為抽象的象徵意義。一般認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