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诗三首、咏史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杜牧才气纵横,抱负远大,但生活在盛世不再、大厦将倾的时代;虽满怀抑郁怀旧情绪,但生性豪俊,因此他的诗歌并没有走向消沉凄恻,不管是感慨时事,抒发襟怀,还是咏史怀古,写景题咏酬赠,大都溢露出豪宕俊爽的意气和悠远飘逸的情韵。尤其是论史绝句,议论警拔,别具一格。 咏史诗鉴赏步骤: A?、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B、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C、诗人写作的目的?(述己志——知人;忧天下——明世) D、写作技巧? 1、这首诗吟咏了哪段历史?你从诗歌哪些地方知道的? 2、对项羽的选择,作者的态度是什么?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2分钟) 3、??作者批判的依据是什么? A、写了什么史实? B、诗人的观点? (从哪些词句或表达技巧表现出来?) 4、诗人借用哪些意象来表达情感? 诗人借用哪些意象来表达情感? 衰兰 “亦老”之上天 月荒凉 波声小 兰之所以“衰”,不仅是秋风的摧残,更是其愁苦的情怀所致。以“衰兰”之愁衬托铜人之愁。 上天“亦老”,上天因伤心而变得衰老,连上天也为铜人的离别而伤心、衰老,极为真切地衬托出了铜人艰难的处境和凄苦的情怀,感情炽烈执著。 波声小,从听觉角度,写出铜人渐行渐远,故都也越来越远,心中愁苦更添几层。 * 杜牧(公元03~852),字牧之,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其诗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并常能寓讽喻、感慨于景物描写中,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 杜牧诗歌 咏史诗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 但是,诗中的“历史”不必如史书中的“历史”那么 确切。 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提到赤壁之战,可后人对苏东坡是否到过历史上的赤壁古战场颇多争论,其实,就诗文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而言,这种争论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苏东坡是在咏怀历史,而不是在记述历史。 “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借助诗歌抒发历史兴亡之感、托古讽今、托古寄慨、评说历史事件和人物。 咏史诗的共同特色 借古讽今是常见的表现手法。 1)对人或历史表达缅怀之情,或追慕古贤、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 2)通过仰慕凭吊古人,感慨身世,表现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苦闷。 3)对昔盛今衰的感叹,咏古实为伤今,讽喻社会现实。 【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题乌江亭】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 【过陈琳墓】温庭筠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史实:项羽乌江自刎。 依据:题目+江东子弟。 ——批判(不是英雄所为)。 “包羞忍耻是男儿”?因为只有能“包羞忍耻”以图东山再起才是英雄所为。可惜的是项羽一直到死也不知总结教训,只是归于“时不利”,确实有愧于其“英雄”之名。 4、??诗人写这一历史人物的目的何在?为什么会千古流传?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项羽刚愎自用的批评,亦有惋惜之意。 (2)同时也告诉自己及世人一个道理:即成就大事不可意气用事,应能忍辱负重,不为一时失败所挫。具有相当积极意义。 杜牧结束在南方十余年的漂泊生涯后,由宣州赴京时渡江经过乌江亭,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旧传是项羽自刎之处。 这首诗通过议论(借古抒怀)重评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C、诗人写作的目的? A、史实:借吟咏杨贵妃吃荔枝之事, B、诗人观点:对唐玄宗和杨贵妃骄奢淫逸生活的批判。 词句或技巧:以小见大,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统治者荒淫骄奢的生活的讽刺。诗人形象地用“千门次第开”(场面浩大,本以为有大事发生)和“荔枝来”(原来是给杨贵妃送荔枝的人来了)构成鲜明的反差,含蓄、精深地表现出玄宗的荒淫好色,杨贵妃的恃宠而娇。 C、写作目的:借古讽今。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告诫当今统治者要清廉务实,不要骄奢淫逸。语含讽刺。 李贺,中国唐代诗人。字长吉。 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

文档评论(0)

smash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