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最高的成就之一,刻画人物的水平达到了中国古代文学艺的顶峰,是青少年必读的经典之作。 红楼千古一梦,曹先生满腹辛酸泪,几纸荒唐言,博得几许文人墨客之感叹,赢得多少人之心酸!我组成员一致认为《红楼梦》充满了丰富的思想内含,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和人物性格。《红楼梦》之所以不朽,就在于其在细微之处见执酌,读起来令人如饮陈年老酒,回味无穷。 我组决定重点以研究《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晴雯等人物性格为契机,深入赏析相关诗词,从人物的思想变化中认识作者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以达到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借古喻今,了解一个封建时代的历史和发展的目的。 林黛玉,字颦卿,别号潇湘妃子。原藉姑苏,贾母心爱的外孙女。先伤母,其父亦不久去世。作者形容她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姣袭一身之病;闲静如姣花照水;形动如弱柳扶风一幅古代病态美人图,跃然纸上。她性情孤高,胸怀狭窄,才情之高,为十二金钗之冠。 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霁月难逢, 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 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毁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黛玉与晴雯 “晴有林风,袭乃钗副” 芙蓉与林黛玉 芙蓉原是荷花的别称,寻找在《红楼梦》中描写芙蓉的,很自然的使人想到曹雪芹的《芙蓉女儿诔》,这是描写贾宝玉悼哭晴雯的诔文,在这篇璀灿绮丽的力作中,作者把芙蓉与芙蓉女儿合而为一,予以了至高至美的评价“......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可见在作者心目中芙蓉是不同凡俗的奇葩。 “芙蓉女儿”表面是指晴雯,实际上是指林黛玉,小说中写到宝玉斟酌“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时“黛玉听了,忡然变色”这暗示了晴雯实则是黛玉的影子。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写众人抽花各签子行酒令。黛玉抽到的是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个字,并系有一句诗“莫怨东风当自嗟”,可见曹雪芹是把黛玉比似为芙蓉的。 相同点: 1、都是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敢爱敢恨,极力维护鲜明个性、追求平等自由。 2、都免不了“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结局,都成了腐朽的封建社会的牺牲品。 不同点: 1、黛玉的叛逆以一种内在的深层的痛苦辗转表现出来,她比晴雯少了一些野性锋芒,更多了一种含蓄、精致与贵族气,形式上多通过语言、作诗来体现。可以说林黛玉对平等、自尊的要求比晴雯更高一个层次。但以她的教养和身份,她又不能像晴雯那样直来直去,看不惯的就骂,她只能通过借题发挥、旁敲侧击的讽刺来捍卫自己的尊严。 2、晴雯的叛逆更多表现为一种外在的抗争,形式上不仅通过语言来体现,还有行动。林黛玉的性格含有敏感多疑、傲岸不驯、高雅俊逸的复杂多重的性格素质。这种性格素质是黛玉用爱情,也用她的眼泪和痛苦,以及她所特有的敏感多疑等有机化合而成的。 《红楼梦》可谓是中国文学史上文学体裁的一次大检阅,它是中国文学精髓积累了几千年后的散发,处处留有余香。并非说书中诗词曲赋的写作手法都高明至极,而是说它们都写得恰到好处, 既表达了感情又承载了内容,与小说主体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纵观中国文学史,诗词曲赋往往都是依照制律而作,严谨至极,没有机会相互搀杂,吸取其它形式的优点;即便是允许“文备众体”的小说,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文人们在创作时也未能真正把握。一些随景而至的诗词,大都只起到对氛围渲染铺张之效,亦或只发作者之感慨。《红楼梦》以其杰出的现实主义创作成就,为当时和后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以它为题材的诗词、戏剧、曲艺、影视、绘画、舞蹈、雕塑等作品,举不胜举。《红楼梦》还流播海外,成为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奇葩。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加深刻了解中国古典文学。我们也应高从红楼梦中了解到社会中的事,为我们以后在社会中的待人处事打下牢固的基础。 1、可行,可以通过读书、观看影片、查看文献资料、询问老师等多方面深入分析 2、我们通过调查表的形式,询问不同层次的人,在各种场合下,最喜欢红楼中的哪些人物性格以及诗词,从而纳为己用。(在寒假准备发出调查50份) 3、调查后,我们将结合自身的经历和调查的结果,从而得到初步的研究。 第一阶段:资料搜集,收集相关的人物资料、诗词内容。预计用时3周; 第二阶段:调查访问,向喜欢《红楼梦》的老师、家长、同学、朋友等进行询问,统计不同观点,预计用时4周; 第三阶段,资料整理,将所收集的资料和调查访问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预计用时3周;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完成论文撰写,并将成果制成PPT展示。 *

文档评论(0)

喵咪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