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小脑的主要功能 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 参与维持身体平衡 平衡失调(受损后) 脊髓小脑(蚓部、半球中间部) 维持肌紧张 乏紧张,乏肌力 皮层小脑(小脑半球外侧部) 协调随意运动,使各种精巧运动能 准确,熟练地进行。 小脑共济失调 4.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 尾状核+豆状核(壳核 + 苍白球)=纹状体 新纹状体 旧纹状体 作用:参与对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编制,并将一个抽象的设计转换为一个随意运动。 中脑黑质 丘脑底核 基底神经节 基底核病变: 1.运动过多,肌紧张降低→舞蹈病 2.运动过少,肌紧张增强→震颤麻痹 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自主神经的作用: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 2.交感和副交感系统的功能特征: ①紧张性支配 ②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 ③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对自主N作用的影响 ④对整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交感兴奋-肾上腺髓质S→应急反应 副交感兴奋:迷走-胰岛素S→安静,机体休整状态 交感 副交感 起源 起自脊髓T/L外侧柱 脑干S 支配 广泛 所有器官 局限(血管、汗腺) 效应 反应弥散1:11~17 局限1:2 递质 节前AcE节后NE 节前AcE节后AcE 受体 节后N效应器αβ 节后N效应器M 3.脊髓,低位脑干,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①脊髓:是排尿,排粪,发汗,血管运动等许多内脏 活动的低级中枢 eg.脊休克 ②延髓(基本生命中枢):心血管运动,呼吸功能 反射调节中枢 ③下丘脑(内脏脑)是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eg.体温调节、水平衡、 垂体激素分泌调节、 生物节律控制等等 第七节 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优势半球 语言代表区 中枢部位 损伤后语言障碍 语言运动区 语言听觉区 语言书写区 语言视觉区 流畅失语症 中央前回下部前方 颞上回后部 额中回后部 角回 Wernicke区 运动性失语症(不会说话) 感觉性失语症(听不懂话) 失写症(丧失写字能力) 失读症(不懂文字含义) 【例题】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是( ) A.具有上行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 B.通过丘脑特异投射而发挥作用的系统 C.单突触接替的系统 D.阻止巴比妥类药物作用的系统 E.与感觉无关的中枢神经系统 【答案】A 【例题】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 A.瞳孔缩小 B.逼尿肌收缩 C.肠蠕动增加 D.心率加快 E.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答案】D 【例题】下列对条件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强化 B.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C.数量有限 D.建立后可以发生消退 E.使机体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答案】C * 第八章 神经系统 神 经 系 统 1.突触传递 突触传递;EPSP;IPSP;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外周神经递质和受体 2.神经反射 反射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正反馈和负反馈 3.NS的感觉分析功能 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 内脏痛的特征与牵涉痛 4.脑电活动 正常脑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 5.NS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 牵张反射;低位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小脑的主要功能;基底节的运动调节功能 6.NS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脊髓、低位脑干、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7.脑的高级功能 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第一节 神经反射 1.反射: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2.反射弧:实现反射的结构基础。 感受器→传入f→中枢→传出f→效应器 多突触反射→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单突触反射 eg.腱反射 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1.辐散:感觉传导通路 2.聚合: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3.环状:反馈的结构基础;后发放 4.平行: 非条件反射: 先天 / 少数的 / 固定 / 低级 (基础) eg.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 条件反射: 后天 / 无数的 / 可消退 / 高级 eg.望梅止渴、谈虎色变 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 控制系统 受控系统 控制信息 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