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干事业主张:和衷共济 共事提倡:和睦相处 待人注重:和蔼可亲 做生意信奉:和气生财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议》中明确提出: 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党中央第一次提出一个新的理念:“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向往和追求 1、中国古代对“和谐社会”的描述: 在西汉时期《礼记.礼运》中的描述 “和谐”有二种状态: “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 大同社会 人与人之间重诚信、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选贤能、富遮安康,形成财产共有、共同努力、舍弃自我、人人平等、安宁、和谐、详顺的社会风气,构建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没有阴谋和奸诈,没有战争和流血的理想社会。 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生活状态 2、现代意义的“和谐社会”: 社会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相处、融洽、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和帮助,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社会。 社会和谐的总要求 3、社会和谐要求大力倡导诚信和友爱 4、社会和谐要求社会充满活力 对华反倾销问题 5、社会和谐要求社会安定有序 6、社会和谐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大气污染 据专家研究估计,我国因环境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每年在2830亿元左右。 北京地面正以每年10---20毫米的速度下沉,其主要原因是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的,北京缺水程度与处于沙漠地区的以色列相似。 将来 林 从 计划生育 保护资源 保护环境 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3月7日看望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的全国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时发表了“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丰富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内涵。讲话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和我国改革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时代主题,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共鸣。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改革开放的成果要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 共同建设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建设和谐社会不只是政府的事情,需要有广泛的社会参与,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才能使这一宏伟目标变成现实。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要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也惟有通过共同建设,才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为人民幸福提供精神的与物质的基础。 1、社会和谐需要依靠全社会共同建设 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去传递真诚和关爱,创造社会和谐。 志愿者行动、慈善募捐、希望工程、“手拉手活动”、支教支医等。 中华慈善总会:慈爱孤儿工程 截止到2008年10月14日,共有492人参加爱心捐助,共有492次爱心捐助,到目前为止共募集善款62732.55元. 中华慈善总会:慈善雨水积蓄工程 慈善雨水积蓄工程是中华慈善总会向社会募集资金,帮助甘肃省少雨缺水干旱地区的百姓修建集雨设施解决生活用水的活动统称。捐1000—1200元钱,就可以修建一个100平方米的集雨面和一个30—50立方米的水窑,解决3至5口之家常年人畜饮水问题。自1995年启动以来已在甘肃省建水窑约2.6万口,积流场180多万平方米,解决了12万多人及牲畜的饮水困难。 2002年,中华慈善总会同甘肃省慈善总会继续实施“雨水积蓄工程”,以解决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畜饮水为重点,在干旱贫困的东乡、临夏、积石山、通渭、会宁、甘谷、武山等县投入慈善资金(包括海内外慈善组织的援助资金)211.8万元,打水窖2610眼,硬化集流场18万多平方米,解决1.2万人、0.3万多头(匹)大牲畜的饮水困难。这些水窖当年建成,当年受益,被群众称为“幸福水、致富窖”。此项目开展以来,在社会上产生的社会影响很大,很多机构纷纷参与进来。 2002年中华慈善总会在湖北省启动“慈善雨水积蓄工程”,首批200眼水窖及硬化集雨面已在湖北省竹溪县建成。 希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