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人格理念.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折抵功过款: 百钱准一功: 修创道路桥渡;疏河;掘济众井;修置圣像坛宇及供养等物; 不识字者画圈 “每行一事,辄用鹅毛笔管印一朱圈于历日之上。或施食贫人,或买放生命,一日有多至十余圈者。” “功过格”教育方式,和今天幼儿园的奖五角星相似。 6、家法族规 清代宗族家法中的处罚方式从轻到重进行了排列: 训 斥——由族长首领对犯者当众训诫、斥责,令 其改过。 罚 跪——令犯者跪于祠堂内祖宗牌位前,向祖宗 请罪。 记 过——用大字书其名于祠内照壁或特制的木牌 上,知晓族众。 锁 禁——令犯者居祠内专设之黑屋,限制自由。 个别宗族锁禁时间长达十日。 罚 银——犯者交纳银两,充作公用。数额从五钱至 三两不等,无力出银者易以劳役。 革 胙——剥夺犯者领取祭品的资格,一年起算,高 至十年、终身。 鞭 板——以特制竹鞭或木条抽打犯者臀腿部,高止四十。 鸣 官——由族众扭送官府,要求官府办罪。 不许入祠——生前不许入祠参与祭祀活动,死后不准入祖 宗牌位。 出 族——谱上除名,不准同姓。 处 死——对于乱伦奸淫、不孝忤逆等犯者,直接处以活埋、 令自尽等。 四、家风建设的现实借鉴 1、家风产生的自觉性 苏辙《古今家诫·序》:“父母之于子,人伦之极也,虽其不贤,及其为子言也,必忠且尽,而况其贤者乎!” 2、家训教育的有效性 《颜氏家训·序致》: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仆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仆婢寡妻耳。” 3、家风思想的统一性 《孟子·离娄上》: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大学》: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4、家风是法律的补充 违法行为由法律约束; 不道德行为由民俗村规约束。 ? 树立优良家风 重塑家庭文化 王 长 金 (浙江农林大学 法政学院院长 教授 硕导) 2016.4 一、家风(门风) 1、 家风,也称门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格。是由家族的生产方式、处事方式、伦理修养等构成的家庭文化传统。 2、家风是一种文化现象。 (1)、门当户对:儿女婚姻 (2)、人事简历:组织人事档案 (3)、官二代富二代:薄瓜瓜、李刚之 子,李天一 (4)、伸士风度; 17世纪,英国精神是“绅士道”。基本品德:忠诚,同情、宽容,谨慎、幽默,坚定、自尊。1912年4月,太坦尼克号头等、二等舱里,优先逃生的是妇孺,三等舱中儿童高一点。 (5)、西点军校; 报考生必须高中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才能,在参加考试的前一年还必须得到美国总统、副总统、参议员、众议员、州长、市长或部队主管的推荐。22条军规。 二、家风、家谱、家训的关系 1、家风是家庭的文化风格; 2、家谱是家风的有形记载; 3、家训是家风形成的教育方式; 三、家风、家谱、家训形成的历史背景 1 周朝的宗族制 宗法社会 以嫡系长房 为“大宗”, 馀子为“小宗” 嫡长制(家族谱子图) 三、家风、家谱、家训形成的历史背景 2 汉代察举制 夏、商、周实行“世卿世禄制”。 春秋战国实行“军功爵制度”、“养士”制度。 汉代实行“察举制”。被推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 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度”。 察举科目:孝廉 贤良方正 贤良文学 直言极谏 孝弟力田 明经 明法 明阴阳灾异 勇猛知兵法 三、家风、家谱、家训形成的历史背景 3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220年制定的制度。至隋唐科举约存在了四百年。 (1)设置中正官:掌管某一地区人物品评的负责人。 (2)品评人物:中正官对同籍的士人进行品评。 (3)品评内容: 1、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2、行状:即个人品德评语。如“天材英博”、“德优能少”等。3、定品:人分“三品九等”。 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