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造 口 并 发 症;;;全国每年新增造口患者达10万余人,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6.3%-53.8%严重影响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Claire T,Lindsey M.Managing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 following stoma reversal surgery [J] .Gastroenterol Nurs,2010,8(5):34-41;; 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
造口相关性并发症;;过敏性皮炎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放射性皮肤损伤
脐周静脉曲张
尿酸结晶
增生
肿瘤;;造口出血
缺血和坏死
造口皮肤黏膜分离
造口水肿
造口狭窄
造口脱垂
肉芽肿
造口回缩
造口旁疝;发生术后72h内多见,多数是造口粘膜与皮肤连接处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出血,有时出血量较多;原因
黏膜摩擦
血管未结扎或结扎线脱落
使用抗凝药物;1. 造口出血;造口相关性并发症;由于供应造口部位肠管血液循环受影响,术后48h内黏膜缺血坏死;2. 缺血和坏死;2. 缺血和坏死;2. 缺血和坏死;黏膜外中2/3呈紫黑色
有分泌物和异常臭味
造口中央黏膜仍呈谈红色或红色
用力摩擦可见黏膜出血
造口部位坏死在腹壁筋膜上;黏膜全部呈漆黑色
有大量异常臭味的分泌物
摩擦黏膜未见出血点
造口部肠段坏死在筋膜下
肠内容物可渗至腹腔内
引起粪性腹膜炎;检查肠管血运情况,坏死的深度和广度,可以通过玻璃试管插入造口电筒垂直照射观察、电筒斜侧照粘膜、必要时肠镜观。更换造口袋时在黏膜上洒护肤粉。;轻度:坏死常自行脱落,创面愈合后,造口功能无影响
中度:需严密观察坏死趋向,如坏死区不向深部扩展,健
康组织与坏死区界线明确后,可清除坏死组织,等
创面的肉芽组织替代
重度:需行急诊手术切除坏死肠段,重建肠造口;造口和相连接的黏膜、皮肤之间出现愈合不良;造口相关性并发症;造口相关性并发症;造口相关性并发症;清洗伤口后,评估伤口
逐步去除黄色腐肉和坏死组织
部分、浅层分离,擦干创面后洒护肤粉,再涂防漏膏
后贴造口袋
完全、深层分离,伤口用藻酸盐敷料充填伤口;完全分离合并造口回缩者,选用凸面底板加腰带固定
避免腹内压增高
饮食和药物控制血糖,并监测血糖的变化
造口底板一般每2d更换一次,渗液多者需每天更换一
次
皮肤黏膜分离处愈合后,指导定期手指扩张,预防造
口狭窄;造口相关性并发症;造口肿大
黏膜水肿
早期多见
轻度可自行消退;腹壁忌皮肤开口过小
腹带过紧
腹壁没有按层次缝合
支撑棒压力过大
低蛋白血症
造口袋底板内圈裁剪过小;发生于术后早期
造口肿胀、淡粉红色、半透明、
质地结实
回肠造口水肿会出现肠液分泌
过多
结肠造口水肿会出现便秘
尿路造口水肿会造成尿路梗阻;术后轻度水肿时注意卧床休息即可
严重水肿用50%硫酸镁溶液或3%氯化钠溶液
湿敷,改用二件式造口袋,每天3次湿敷
术后早期造口袋底板的内圈要稍大
用腹带时不宜过紧,造口不能完全扎在腹带内
更换造口袋时常规检查支撑棒的情况
密切观察黏膜的颜色,避免缺血坏死;造口缩窄或紧缩直径小于1.5cm单腔造口多见发生率为10%;手术时皮肤或腹壁内肌肉层开口太小
造口术后黏膜缺血、坏死、回缩、皮肤黏膜分离后肉芽
组织增生,瘢痕收缩
局部肿瘤复发
二期愈合后瘢痕组织收缩;造口缩窄或紧缩,狭窄可发生在皮肤或筋膜水平
浅度狭窄者外观皮肤开口缩小而看不见黏膜
深度狭窄者外观看起来像正常
;指诊时手指难以进入造口
排泄物排空不畅
粪便变细
严重者有不完全性肠梗阻症状;手指扩张法:
深度2~3cm
保留10min
频率:1~2/日,或更换造口袋时
避免出血、疼痛
从小指起、食指、大拇指
忌用锐器扩张;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手指扩张无效者,低渣饮食,防止梗阻
诱发肠梗阻时,应禁食后急诊就医
对黏膜缺血、坏死、回缩、皮肤黏膜分离者术后应定时
随访,可行预防性造口扩张
小指无法通过者:可考虑手术治疗;造口相关性并发症;排除肾积水
必要时长期置管; 造口肠袢自腹部皮肤的过度突出,超过3cm,
长度可达数厘米至10~20cm;腹壁肌层开口过大
腹壁肌肉薄弱
腹部长期用力,造成
腹内压过大
结肠太松弛;肠管全层经造口处突出体外,突出长度不等
单腔造口和袢式造口均可发生,以袢式造口多见
突出的肠管黏膜可出现水肿、出血、溃疡、嵌顿等症状;选择一件式造口袋,口袋的大小以能容纳脱垂的肠管为
准
底板内圈裁剪合适,其大小以突出肠管最大的直径为准
袢式造口的远端脱垂,回纳后用奶嘴塞住造口,奶嘴固
定在底板上;对结肠造口者,排泄物排空后可用腹带或束裤加以支
持固定
教会患者自行回纳脱垂的肠管
避免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