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节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5)杀伤动物 4)引起疾病 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除听觉外,还会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有影响。 6)破坏建筑物 环境科学导论 第六节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4、噪声的控制 1)环境噪声标准 环境科学导论 第六节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2)声源控制 (1)改进机械设计:选用发声小的材料、结构型式和传动方式; (2)改进生产工艺:如用液压代替冲压,用焊接代替铆接,用斜齿轮代替直齿轮等; (3)提高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如齿轮、轴承等部件加工精度提高一级,可降低其噪声10dB;设备装配得好,可减少振动和摩擦,从而降低噪声; (4)加强管理:如居民区附近夜间必须停止作业,市区汽车限速、禁鸣喇叭等。 环境科学导论 第六节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3)传播途径控制 (1)闹静分开,增大距离:城市规划或工厂总体设计时,应注意合理布局,利用噪声的自然衰减作用,将声源布置在工作、学习、休息场所较远的地方; (2)改变方向:利用声源的指向性(方向不同,其声级也不同),将噪声源指向无人的地方; (3)设置屏障:在噪声源和接受者之间设置屏障,如安装隔声罩,隔声室,使用橡胶、弹簧等减振材料。 环境科学导论 第六节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环境科学导论 第六节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4)接受者的防护 个人使用耳塞、耳罩、防声棉、防声头盔等,以达到防噪效果。 环境科学导论 第六节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二、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 1、电磁辐射 以电磁波形式向空间环境传递能量的过程或现象称为电磁波辐射,简称电磁辐射。 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当电磁辐射强度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或仪器设备所能容许的限度时,即产生电磁污染。 环境科学导论 第六节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2、电磁辐射源 电磁污染主要来源于两大类,一类是天然电磁辐射,如雷电、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另一类是人工电磁辐射,主要是微波设备产生的辐射,特别近年来飞速发展的通讯设备。 电磁辐射源(人工)按电磁能量传播方式可分为发射型电磁辐射(广播、电视、通信、遥控、雷达等设施)和泄漏型电磁场源(工业、科研、医用射频设备,简称ISM射频设备,即工业、科学、医学的设备)。 环境科学导论 第六节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3、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 电磁辐射作用于人体,在达到一定剂量后,即产生生物效应,损害人体健康,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促发癌症。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之后,电磁辐射已成为“第四污染源”。 电磁辐射污染是指波长1mm至1m(频率300千兆赫至300兆赫)的电磁波所造成环境污染。是电磁辐射能量超过一定限度,所引起的有机体异常变化和某些物质功能的改变,并趋于恶化的现象。该波段电磁波基本上属于微波段。电磁污染的危害主要包括: 环境科学导论 第六节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1)电磁辐射的热效应与非热效应两种方式作用于有机体,能使人体组织温度升高,导致机能障碍、功能紊乱,从而造成危害; 2)对电器设备、飞机等造成干扰; 3)引燃引爆,在高场强作用下引起火花而导致可燃油、气和弹药的燃烧与爆炸事故。 环境科学导论 第六节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4、电磁污染控制 1)控制辐射源 通过产品设计,合理降低辐射源强度,减少泄漏,尽量避开居民区设置设备。拆除辐射源附近不必要的金属体,防止因感应而成为二次辐射源或反射微波。 2)控制电磁能量传播 屏蔽是电磁能量传播控制手段,电磁屏蔽装置一般为金属材料制成的封闭壳体,当电磁波传向金属壳体时,一部分被金属壳体反射,一部分被壳体吸收,这样透过壳体的电磁波就大大减弱了。 环境科学导论 第六节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三、光污染与防护 1、光污染 光污染是指光辐射过量而对人类生活、生产环境及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光污染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造成的污染。 环境科学导论 白亮污染 人工白昼污染 人工白昼污染 * * 第五节 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 环境科学导论 第五节 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 一、基本概念 固体废物:简称废物,又称固体废弃物或固体遗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或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不再需要或没有利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体或半固体物质。 固体废物的利用:废物是一个相对概念,往往一种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可以成为另一过程的原料或可转化成另一种产品。因此固体废物有“放错地点的原料”之称。固体废物的利用包括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循环利用、回收利用及转变其它单位利用。 第五节 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 固体废物处理:将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储存、利用的过程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