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4
— PAGE 1 —
厦门市豆芽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豆芽生产技术卫生规范,明确了对生产环境、设备与器具、清洁消毒、人员、原料、生产过程、产品采收、检验与运输等各环节的安全卫生控制,以及生产档案记录保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黄豆、绿豆为原料的豆芽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52 大豆
GB/T 10462 绿豆
GB/T 5737 食品塑料周转箱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 14930.1 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
GB 14930.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剂
GB 22556 豆芽卫生标准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18406.1 农产品安全质量要求 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卫办监督函[2011]919号文
GB/T 5009.33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
GB/T 5009.34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GB/T 5009.175 粮食和蔬菜中2,4-D残留量的测定
GB/T 23381-2009 食品中 6-苄基腺嘌呤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DB11/T 379-2006 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钠、6-苄基腺嘌呤、2,4-D、赤霉素、福美双的测定
3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豆芽以黄豆或绿豆为原料,以水为培植基础,利用原料本身的营养成分培育而成的豆芽。豆芽包括子叶、下胚轴、胚芽和尾根。
4 基本要求
4.1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与卫生要求
从业人员应遵循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取得健康证明。
4.2 场地
4.2.1 场地应遵循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的选址要求,建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远离粉尘、烟雾及污染源的地区。
4.2.2 生产区应与生活区分开,配有单独专用的原材料仓库。
4.2.3 生产区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排水排污条件,以及紫外线杀菌灯等防蝇、防虫、防鼠等设施。
4.3 设备
豆芽制发容器的材料应选择符合有关卫生标准,同时应配有洗豆、泡豆和淋洗专用装置。
4.4 生产用水
生产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要求。
5 卫生管理
5.1 场地及设施卫生管理
发芽容器、周转箱、工具等投入使用前进行清洗、消毒处理,确保洁净无污染。消毒剂残留量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规定。
5.2 清洁与消毒
企业应制定有效的清洁、消毒计划和程序,以确保豆芽生产场所、设备和设施等清洁卫生,防止豆芽污染。选择清洁、消毒的方法、使用的清洗、消毒剂应分别符合GB14930.1和GB14930.2要求。用于清洁和消毒的设备、用具放置在专用场所妥善保管。对清洁和消毒程序进行记录,如洗涤剂和消毒剂的品种、作用时间、浓度、对象、温度等。
6 生产过程的安全控制
6.1 总体要求
6.1.1 豆芽生产过程的安全控制应符合GB14881的规定。
6.1.2 豆芽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标准要求以外的物质。
6.1.3 豆芽生产过程中应按照GB14881规定对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物理污染进行控制。
6.2 生产流程
原料→筛选→清洗→杀菌→浸豆→培育→管理→采收→清洗脱壳→预冷→入库。
6.3 原料要求
6.3.1 豆芽生产企业应建立供货商管理制度,原料豆进出仓登记制度。
6.3.2 黄豆、绿豆等原料豆应进行进货查验,每批原料豆应有企业自检合格报告或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原料豆应分别符合GB 1352和 GB/T 10462要求,且原料豆发芽率95%以上,破损豆不能超过3%。
6.3.3 原料应按品种分类、分批贮存,遵循“先进先出”原则,使用过程随时检查,防止变质情况发生。
6.4 豆种处理
6.4.1 清洗
用清水清洗豆子,剔去虫蛀、破残、畸形、霉变、已发芽过的颗粒以及特小或瘪粒、未成熟颗粒,洗净泥沙、去除杂质。
6.4.2 灭菌
洗豆后,应进行杀菌处理,采用热力学杀菌方式的应控制杀菌用热水的温度和时间,杀菌剂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等的规定,并控制杀菌剂的浓度、作用时间及温度。
6.4.3 浸豆
清洗、杀菌后的原料豆应进行浸泡以供培育,浸豆的过程应控制水量、用水的温度和时间。
6.5 培育
豆芽培育过程中应控制培育的温度、湿度,培育温度应控制在23℃-25℃,相对湿度应不低于80%,培育车间应保持避光。不同培育阶段的豆芽应分区域放置,培育人员应每天检查喷淋是否正常、观察豆芽生长情况,如发现烂芽应及时剔除。
7 采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EJA压力变送器说明书.pdf VIP
- ACS800故障代码大全.pdf VIP
- 铁路分公司社会招聘公告.doc VIP
- 第5章过渡金属氧硫化物催化剂及催化作用ppt课件.ppt
- 建筑设计任务书模板.doc VIP
- 一种基于GWO-DBO算法的Web微服务组合优化方法.pdf VIP
- 数学(第七版 下册)(机械建筑类)目录.pptx VIP
- [中国地图出版社初中地理七年级复习提纲.doc VIP
- 税收实务说课稿徐桂峰.doc VIP
- ISO 10009-2024 Quality management. Guidance for quality too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质量管理. 质量工具及其应用指南.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