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朝民歌的特点: 体制小巧,语言清新自然,大量运用双关语(以吴歌为主)。 如:藕-偶,莲-怜,丝-思,碑-悲,篱-离。 《西洲曲》——南朝民歌中艺术性最高的一篇。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二、北朝民歌 北方少数民族为主,以鲜卑民歌居多。北朝民歌数量不多,但是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北方的景色和风俗,带有地方色彩。 景色: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迁徙不定: 琅琊复琅琊,琅琊大道王。鹿鸣思长草,愁人思故乡。(《琅琊王歌辞》) 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紫骝马歌辞》) 善于骑射: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必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折杨柳歌辞》) 爱情: 侧侧力力,念君无极。枕郎左臂,随郎转侧。(《地驱乐歌辞》) 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捉搦歌》) 风格: 直率朴素、刚健豪放 长篇叙事诗《木兰诗》——北朝民歌的代表 艺术成就: ①繁简得当,结构谨严。 ②通过人物行动和气氛的烘托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性格,将叙事与抒情完美结合。 ③复沓、排比、对偶、问答的句式,叠字、比喻、夸张的运用,叙事、摹声、写景的手法,朴素的口语,对仗工整的律句,使全诗生动活泼、清新刚健。 第六章 南北朝的骈文和散文 第一节 南北朝的骈文 一、骈文产生的原因: (一)中国文字的特点和神韵为 骈体文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二)自然界的对称均衡的规律 为弱文的产生提供了自然与生理 原因。 (三)作家“取类相从”的心理联 想能力是骈文产生的主观原因。 (四)社会实用性的需要和社会 审美性的追求,是骈文产生和发 展的动力。文学观念的自觉和由 此产生的审美趣味的驱动。 (五)声律说在南朝产生,也使 骈文创作有意识地在遣词造句时 协调音韵,追求抑扬顿挫的韵律美。 (六)南朝贵族文人的生活、思想、 艺术品位,以及高度的文学修养, 也决定了他们专注于骈文这种极具 艺术潜力的文学体式的创作。 二、骈文的发展过程: 骈文起于两汉辞赋,形成于魏晋, 盛行于南北朝。具体说,西汉后 期骈偶增多;魏晋以后,日趋定 型;宋齐之世,更加精工;至庚 信,达到登峰造极。 三、语言形式的特点: 对仗,声律,用典,藻饰。 四、骈文与辞赋,散文的关系 骈文是在散文的基础上,受了 辞赋的较大影响而产生的。 骈文的篇章,句式,表达方法基本 上都同散文,它的文采,对仗等受 辞赋的影响明显。 五、对骈文的评价 骈文是我国文学具有独特性的文字 条件下必然的现象,是作家自学地 追求文学艺术形式美的结果,骈文 有概括精炼便于断句诵读的好处, 骈文特别注意形式美, 其优点是形式整齐,音节和谐, 语言典雅华丽。但过分追求形 式整齐,往往影响内容的表达, 过多的点化典故,又往往使文 情隐晦难懂。 第二节 南北朝散文 一、历史散文 陈寿的《三国志》, 范晔的《后汉书》。 二、地理散文 郦道元的《水经注》 三、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 四、其他散文 《让县自明本志令》, 《论盛孝章书》, 《与杨德祖书》, 《前出师表》, 《陈情表》, 《与山巨源绝交书》《五柳先生传》 选讲篇目:《前出师表》《水经注》(《江水》、《三峡》)《与山巨源绝交书》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其四) 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 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复更出。 今我何时当得然?一去永灭入黄泉。 人生苦多欢乐少,意气敷腴在盛年。 且愿得志数相就,床头恒有沽酒钱。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 (其五) 诗歌风格:俊逸豪放 一、永明体 (一)名词: 南朝齐永明年间,谢朓、沈约等人创造了一种讲究对偶、声律的诗体,即为永明体,后人又称永明体为新体诗。所谓新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其主要特征是有意识地考究诗歌声调、韵律和谐,语言对仗工整。永明体的产生,使中国古典诗歌由比较自由的古体诗向格律严谨的近体诗转变,为律诗的成熟及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但其同时具有过分追求形式的华美和声病的限制的弊端。永明体的代表诗人是沈约、谢朓、王融。 (二)产生基础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