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遗传-生命科学导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化是指受体细胞直接摄取供体细胞的遗传物质(DNA片段),将其同源部分进行碱基配对,组合到自己的基因中,从而获得供体细胞的某些遗传性状,这种变异现象,称为转化。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现象最早是由英国的细菌学家格里菲斯(Griffith)于1928年发现的。 肺炎双球菌(Diplococcus pneumoniae)是一种病原菌,存在着光滑型(Smooth简称S型)和粗糙型(Rough简称R型) 两种不同类型。其中光滑型的菌株产生荚膜,有毒,在人体内它导致肺炎,在小鼠体中它导致败血症,并使小鼠患病死亡,其菌落是光滑的;粗糙型的菌株不产生荚膜,无毒,在人或动物体内不会导致病害,其菌落是粗糙的。由此说明RNA、蛋白质和荚膜多糖均不引起转化,而DNA却能引起转化。如果用DNA酶处理DNA后,则转化作用丧失。 * * DNA是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破译遗传密码堪称遗传学发展中的三大理论突破 * 猴空泡病毒40,猿猴病毒40或猴病毒40的缩写,多瘤病毒科,这是在人类和猴子都发现的致瘤病毒。SV40病毒的基因组是一种环形双链的DNA,基因组5.2kb,病毒的直径45nm,病毒成熟部位细胞核,无被膜,62个核壳粒亚单位,这种大小很适于基因操作。同时它也是第一个完成基因组DNA全序列分析的动物病毒。 * 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s)是指从不同组织来源的cDNA序列。这一概念首次由Adams等于1991年提出。近年来由此形成的技术路线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识别、绘制基因表达图谱、寻找新基因等研究领域,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 * * 基因文库- DNA 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 DNA 片断混合物通过电泳分离。 电泳后,通过印迹技术转到酯酰纤维薄膜上,以便操作。 用已知小片断DNA 作为探针,互补结合需要找的基因片断。 探针DNA 片断已用放射性元素标记,使胶片感光后可看出。 * 基因克隆技术包括了一系列技术,它大约建立于70年代初期。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伯格(P.Berg)等人于1972年把一种猿猴病毒的DNA与λ噬菌体DNA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再用DNA连接酶把这两种DNA分子连接起来,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重组DNA分子,从此产生了基因克隆技术。1973年,科恩(S.Cohen)等人把一段外源DNA片段与质粒DNA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重组质粒,并将该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第一次完整地建立起了基因克隆体系。 * clone源于希腊文klone, 。 * 第一步 —— 90 0 C 高温下,使混合物的DNA 片断因变性而成单链。 第二步 —— 50 0 C 温度下,引物 DNA结合在适于配对的DNA片断上。 第三步 —— 70 0 C 温度下,由合成酶( DNA 高温聚合酶)催化,从引物开始合成目的基因 DNA。 PCR 的三个步骤为一次循环,约需5-10 分钟。每经一次循环,所找到的目的基因扩充一倍。经过 20 次循环,即可扩增 106 倍,总共只需几个小时。 * 基因克隆技术的想法第一次出现在1972年11月在檀香山的一个有关质粒的科学会议上。(质粒是在细菌中发现的DNA环。质粒携带某些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的基因。)一直在研究质粒的史坦利·科恩,对赫伯特·博耶网站上的关于细菌酶切割DNA分子中的特定部分的介绍很感兴趣。在一个深夜游览威基基的一间熟食店两位科学家相遇并谈到将合作领域的科学知识相结合,构思出了一个开创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的实验。到1973年初,他们推出了一系列的实验,得到方法来选择特定的外源基因在细菌中复制。 * * 1200 升人血 1 升发酵液 2-3 万美元 / 病人 200-300 美元 / 病人 *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未来20年,我国需要增加30%~50%的粮食产量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需求。由于常年的虫害、作物病害、土壤污染和退化、水资源短缺以及劳动力流失,农业部门任务艰巨,而且这些问题也随着气候变化而加剧。 为保障食品供给,转基因技术在中国受到日益关注。2008年,中国启动了一项为期12年、投资250亿元的计划,以推动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但6年过去了,项目进展缓慢以及公众的误解使得中国科学家们倍感失望。同时,一些社会科学家和非政府组织则担心这些转基因技术提议者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这次论坛由NSR常务副主编蒲慕明主持,与5位不同领域的与会者一起讨论有关转基因技术的诸多问题。 *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腺苷脱氨酶ADA缺陷所致 * * 生产基因工程产品的 生物反应器 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在医学、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上的应用 基因工程被用于大量生产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