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土地利用类型.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三: 土壤样品采集 主要内容 土壤调查点位布设 表层土壤样品采集 土壤剖面描述和样品采集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科学的布点、有效的采样方法、采样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及其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是获得科学、合理、有代表性土壤样品的重要保证。 土壤调查点位布设 布点原则 布点前有关准备工作 调查区域类型的划分 布点有关技术及案例分析 地图布点与现场勘查校正 注意事项 布点原则 全面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连续性原则 分级控制原则 相对一致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 覆盖所有土壤类型(土壤类型分布图) 覆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草地、未利用土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重点区域覆盖各种污染类型的场地(国家规定的10类典型区域) 可行性原则 现场采样可行性(现场勘查点位调整、可实施采样行为、水域范围内点位的调整) 交通、安全等环境保障(采样安全保障、人员可到达) 经济性原则 连续性原则 背景点位兼顾“七五”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布设的背景点位 网格布点未来调查监测的延续性 分级控制原则 土壤调查点位网格布设尺度 国家统一划分的网格 省(市、县)级调查尺度 调查点位实行分级控制、分级管理 国家级调查 省级调查 市、县级调查 相对一致性原则 同一采样区域(网格)内的土壤差异性应尽可能小,在性质上具有相对一致性 网格内部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差异小 面积比例法进行归类 不同采样区域(网格)内土壤差异性尽可能大 2、布点有关准备工作 2.1硬件设备 辅助设备 全球定位系统(GPS):采样单位备件 数码照相机:现场布点场景拍照 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 绘图仪:地图数字化 彩色打印机:简单制图、调查结果展示 扫描仪:图件数字化 GIS软件:ArcGIS软件工具 2.1硬件设备 底图(电子地图、纸质图) 以1:25万电子地图 土种或污染场地采用1:1万~1:5万 土属或以地级市为单位开展的土壤调查,采用1:10万~1:20万 亚类或省级或流域为单位开展的土壤调查,采用1:25万 2.2 资料收集与分析 2.2 资料收集与分析 2)普查点位基本资料 (建立点位档案) 点位基本信息:点位经纬度,点位所在地的(主要)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海拔高度、地形特征、区域内地貌类型。 点位周边地表特征性植被类型、分布及覆盖情况,农、林、牧业等资料(生产情况)。 点位所在网格内影响土壤环境的主要水资源分布情况,水文水质情况。 点位所在网格内重点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历史污染源变化情况。 点位资料:简明、有用、便于填报(现场所见和调查收集) 3)重点调查试点区域基本情况 重点调查区域类型、面积,生产(污灌)历史、变化迁移等基本情况 污染源及其周边类型,收集污染源基本情况、规模、主要原材料和产品、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种植基地基本情况,土地利用生产类型、产量,农药化肥施用情况 2.3 图件资料 土壤类型图(图例) 地形地貌图 植被图 土地利用图(图例) 污染源分布图 土壤调查历史布点图 大比例尺电子地图(电子和纸质) 采样期内场景照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代码(GB/T 2260-2002)和国家统计局于2006年1月发布的最新的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网站) 建议布点编码与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等建立关联关系表,便于数据统计 2.5 现场踏勘 重点区域调查要求提前进行现场踏勘 调查土壤污染类型、污染程度、分布范围或点源污染影响状况、特征污染物种类和来源,指导调查监测选测项目 了解重点区域现场及周围环境,确定布点方法(点源、面源、混合类) 3、调查区域类型划分 ——以市、县域为基础调查单位 ——按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植被类型、灌溉水源等进行调查,划分土壤调查区域 普查区域(针对“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 重点区域(针对“重点区域土壤污染风险评估” ) 3.1 普查区域 普查区域重点指耕地、林地(原始林除外)、草地、未利用土地等区域 调查全区域作为普查区域 调查点位所在区域土壤类型,通过点位监测结果反映调查区域污染状况 3.2 重点区域 (10类) 重污染行业企业及周边地区 工业企业遗留或遗弃场地 工业(园)区及周边地区 固体废物集中填埋、堆放、焚烧处理处置场地及其周边地区 油田、采矿区及周边地区 污水灌溉区 主要蔬菜基地和畜禽养殖场周边 大型交通干线两侧 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地区 其它地区 4、布点有关技术 普查区域调查点位 重点区域调查点位 背景调查点位(含剖面点)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布点基本网格要求 网格布点 不同尺度的网格嵌套、重合 网格交差点、网格中心点在不同尺度网格中布点的重合性 对区域交界布点影响 重点区域加密点

文档评论(0)

niupai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