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记《苏州虎丘孙子纪念亭修建追记》(1)
李仁缪
目 次
一、 前言
二、 〈孙子纪念亭〉、〈孙子纪念碑〉与〈孙武子亭〉
1. 溯源,2. 筹建〈孙子纪念亭〉,3. 建成〈孙子纪念碑〉,4. 改建〈孙武子亭〉
三、〈孙子十三篇全文碑〉
1. 勒石,2. 迁徙,3. 现况,4. 现存拓本
四、〈孙武子祠〉
1. 孙星衍建〈孙武子祠〉,2.新建〈孙武子祠,3. 〈孙子十三篇全文碑〉新石刻
五、 结语
六、 参考文献
一、前言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为孙子或孙武子),生于纪元前五百多年(544 BC–496 BC),其所发明的
《孙子兵法》十三篇,直至现世纪,世界上尚无兵书出其右者。 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后,先父李浴日先生特往苏州探访这一个巨人的遗迹,如「孙冢」、「孙墩」,与清代考据家孙
星衍为孙子所建的〈孙子祠堂〉等,皆毫无所获。 为了让后人负起继往开来的责任,使祂和宇宙
一样的永存,李浴日与爱好孙子诸友于1947年成立了「孙子纪念亭筹建委员会」,期为这位巨人
完成一座巍峨堂皇的〈孙子纪念亭〉。 但是由于国共战事吃紧,祗得暂时放弃「建亭」的计划,
改为「建碑」。 1948年〈孙子纪念碑〉建成于苏州虎丘山真娘墓东侧与东岭千人石畔的空地,但
毁于1951年;该址现有的〈孙武子亭〉为1984年所建。
原「建亭」计划中亦包括构建〈孙子十三篇全文碑〉于亭侧,筹委会决定原文勒石以最古之宋版
《孙子》为主,并请国内名书法家汪东先生挥就,苏州贞石斋主人钱荣初镌刻。 1949年碑文鸩工
后,未及移建虎丘,而苏州已解放。 1959年,钱荣初先生将此碑文勒石献给苏州市文管委,现置
于苏州市碑刻博物馆。另有存世〈孙子十三篇全文碑〉拓本三版。
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由孙武子的五十七世孙孙星衍所建之〈孙武子祠〉,坐落于苏州城西虎
丘山东山滨内,1860年间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2015年苏州市政府于虎丘山北新建包括〈孙武子
祠〉建筑群、〈孙武阁〉及〈孙武苑广场〉等在内「孙武祠景区」; 〈孙武子祠〉位在景区西
侧,其享堂内壁两隅悬挂着当年汪东先生所书〈孙子十三篇全文碑〉的复刻板块。
为延续先父李浴日先生传承孙子之遗志,负起继往开来的责任,笔者依循先父当年的足迹两度探
(1)
访苏州,在此以先父1953年的撰文《苏州虎丘孙子纪念亭修建追记》 为本,将所见所闻再作追
记以示纪念。
二、〈孙子纪念亭〉、〈孙子纪念碑〉与〈孙武子亭〉
1.溯源
1
追记《苏州虎丘孙子纪念亭修建追记》
1946年李浴日先生为了纪念先圣孙子,集思为这一个巨人修建一座纪念亭。
“大凡宇宙是永存的,是不灭的,但人类在宇宙上所经营的一切,则有其时间性。 阿房宫何
在 ?罗马之城何在?古昔圣贤的遗迹又有多少尚存?但我想,倘若后人负起「继往开来」的责
任,未必不可使牠和宇宙一样的永存。 孙星衍所建的祠堂是湮灭了,我扪今日为纪念先圣,总应
有一个历史性的表现吧 !当时我抱着这种心情回到南京,将所见所闻告诉爱好孙子诸友,适值抗
战胜利之后,大家的精神上都很愉快,于是大家便发起为这一个巨人来修建一座纪念亭,虽说未
敢比拟英人纪念莎士比亚,美人纪念爱迪生那种盛举。 ” (1)
2.筹建〈孙子纪念亭〉
1947年各界有志之士在南京成立了「孙子纪念亭筹建委员会」。
“经过一个短期间的酝酿之后,大家便成立了一个「孙子纪念亭筹建委员会」,时为民国三
十六年秋,由筹备大会推举杨言昌、柯远芬、彭战存 (代表苏州方面)、齐廉、徐森、陈纵材、
高植明、魏希文、方涤瑕、许高阳、 陈士华诸先生及我本人为筹建委员,并推定杨言昌、柯远芬
两先生及本人为常务委员,又敦请于右任、居正、白崇禧、钱大钧、徐培根、刘咏尧诸先生签名
为赞助人。 当即分头劝捐,期为这一个巨人完成一座巍峨堂皇的纪念亭,亭中置孙子的白石像,
亭侧建〈十三篇全文碑〉。 周围栽以青松翠柏,如有余款,设孙子论文奖金。 不待说,这在国
防精神上、兵学建设上是具有相当意义的。 自三十六年秋至翌年秋止,费时一年,共收到国币二
亿余元,陆续换得黄金八两余及水泥八十四包,另联勤总部郭悔吾将军拨助钢筋三百公斤,不消
说,这个数目距离我们的目标很远,于此使我们深深感到为纪念古人募捐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