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京剧与豫剧的比较
1、 京剧从它娘胎里出来后,从南方来到北方,落户北京。在它成长的过程中,受到达官贵人、社会名流及京城百姓的欢迎与呵护,养就了它高雅的气质。而豫剧是从密不透风的高粱棵里,或在空旷的靠山坡里,劳作的汉们吼出来的,所以它具有鲜明的草根性。
2、 京剧的高雅虽不及昆曲,但比起豫剧来要高出一个档次。豫剧比粗犷的大平调、怀绑又要高出许多。河南人说京剧是“阳春白雪”,是高雅的剧种不太确切,外省人说豫剧是“下里巴人”也未免过甚。
3、 京剧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拥有广大的戏迷群体,而豫剧的基地在广大农村。
4、 喜欢京剧的多是有知识、有涵养人(那些以看京剧来炫耀其知识层次的人除外)。当然,不能说喜欢豫剧的都是知识层次较低的人。
5、 京剧文词雅致,欣赏京剧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知识。而豫剧文词通俗易懂,文盲也能看懂。豫剧在地理位置上处在中原,使用“中州韵”,不像秦腔、越剧、粤剧那样受地方语音的限制,因此在全国欣赏豫剧基本上无语音上的障碍。这是豫剧的一大优势,为其他剧种所不及。
6、 豫剧因此在全国拥有的剧团数量比京剧要多,但多在基层,没有媒体的推波助澜(近十几年才有了宣传豫剧的《梨园春》),其影响力远不比京剧。豫剧不能因为剧团数量多而排为我国第一剧种。
7、 京剧的优势在于剧目繁多,行当齐全,唱腔优美,做派规范,并且覆盖全国范围,因此被列为“国粹”。而豫剧只在河南及周边省份(个别远在新疆、台湾等省)流行,因此虽然剧团数量最多,也只能算是我国第一大地方剧种。
8、 在全国,有豫剧的省份都有京剧,但反过来,有京剧的省份不一定有豫剧(例如浙江、福建等省)。
9、 豫剧控制了河南,于是河南京剧团名存实亡,成不了气候,稍有名气的京剧演员都跑到外省京剧团了,河南京剧团排新戏也要从外地聘请名演员。
10、 京剧现存剧目几千出,而豫剧仅几百出。京剧从豫剧移植了《穆桂英挂帅》、《对花枪》;豫剧从京剧移植了《南阳关》、《春秋配》、《玉虎坠》、《状元媒》等戏。
11、 豫剧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京剧,不仅在剧目上,在演员化妆、戏装样式、舞台设置、武打动作等入眼就能看得到的地方向京剧学习,就是在吐字、念白、水袖、做派、用气,归韵等演唱表演方法、技巧上也向京剧学习了许多,甚至照搬了一些京剧的锣鼓经。
12、 京剧除了在“文革”中排了八出样板戏外,以后很少排现代戏。而豫剧最擅长演现代戏,《朝阳沟》是最成功的,但比不上京剧的《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戏。
13、 总体上讲,京剧比较守旧。豫剧没有什么家底,要谈家底的话,远不及京剧那么厚实,所以没有太多的包袱,开放得多,创新空间也要大得多。
14、 京剧武戏也占一大块,《孙悟空大闹天空》、《雁荡山》、《泗州城》、《三盗九龙杯》、《挑滑车》、《小商河》等武戏直到今天仍久演不衰,京剧舞台上仍活跃着众多专业武生、武旦演员。豫剧武戏是从京剧那里学来的,数量上、演技上都远远落后于京剧。在豫剧舞台上,现在恐怕找不出一个专业的武戏演员。从戏校培养出的武功演员,也多到外省演京剧了。戏曲演员讲唱、念、做、大四功,豫剧演员多能只讲三功。
15、 京剧传统戏坚守老唱腔、老流派、老扮相、老的程式做派,甚至不敢越“雷池”半步。豫剧不太讲究这些,可以随心所欲地改,想怎么唱就怎么唱,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甚至对老戏也敢“伤筋动骨”,来个“颠覆性”改编。
16、 京剧也有新编历史剧,《贞观盛世》、《徐九经升官记》、《宰相刘罗锅》及最近排演的《赤壁》,都保留了京剧声腔的旋律。而豫剧新编历史剧可谓不少,有的还得了大奖,但一些戏迷就是不买你的账,咋看咋不好看。
17、 在戏曲不景气的今天,越是大剧团,出手越阔绰。讲什么“大手笔”、“大制作”,排一出戏就要花不少钱。前几年,一方面听河南省的豫剧团哭穷没有钱,另一方面听动辄却投入几百万排戏,觉得不可思议。花那么多钱排一出戏,靠演出能挣回来吗?最近听说北京、天津京剧院团排演《赤壁》和《郑和下西洋》,一出戏就要两千多万元,怎么不让人瞠目结舌?
18、 京剧在CCTV11频道“空中戏院”接连不断地推出了许多挖箱底的老戏(有些几十年未演过,如《佛手橘》、《琼林宴》、《黄金台》、《三打祝家庄》等),很受戏迷欢迎。豫剧除了石磊等人排过几出老戏外,很少在舞台上出现过豫剧的传统老戏,不要说几十年没有演过的传统老戏。
19、 京剧很少再排现代戏,豫剧现代戏几乎占了新排剧目的一半,大多为“煽情戏”,且都悲悲切切,表现形式上也多为话剧加唱。
20、 京剧的唱腔很守旧,再创新,也能听出“西皮”、“二黄”的旋律。豫剧新戏(特别的现代戏)的唱腔,已听不出哪是“二八”,哪是“流水”了,都唱成了戏歌了。其中流畅好听的还好,那唱得又疙里疙瘩,一声低一声高,没有一点戏曲的韵味,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