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港水域渔业资源调查报告》.PDF
《香港水域漁業資源調查報告《香港水域漁業資源調查報告》》(2010-2015)
《《香港水域漁業資源調查報告香港水域漁業資源調查報告 》》
摘要摘要
摘要摘要
為研究香港漁業的長遠發展方向和目標,以及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的可行策
略及方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的漁業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會)於 2010
年提交報告。委員會提出多項有關漁業管理措施的建議,該建議並成為推動香港
漁業可持續發展政策的藍本。報告建議有三大方向,包括:(一)協助漁民發展
或轉型至現代化和可持續的作業模式;(二)控制香港漁船捕撈力量;及(三)
保育和增加海洋資源。特區政府已釆納委員會提出的建議,並在 2012 年 12 月
31 日起在香港水域實施禁止拖網捕魚的措施(禁拖措施)。為配合禁拖措施,
府亦推行一系列的漁業管理措施,包括設立本地漁船登記制度、控制新漁船加入、
控制本地非漁船活動及禁止非本地漁船在香港水域捕魚等措施,以協助香港漁業
進一步邁向可持續發展。
為評估禁拖措施對恢復香港漁業資源的成效,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下稱漁
護署)由 2010 年起在香港進行監察調查,以收集有關香港水域漁業資源的科學
資料。在 2010 至 2015 年,漁護署每兩個月在全港各水域 16 個採樣站位(分為
東北、東南、西南及西北 4 個水域)以單拖和蝦拖漁船進行底層漁業資源調查。
另一方面,在 2011 至 2015 年,漁護署每季以圍網漁船在香港水域 9 個採樣站位
(分為東北、牛尾海、香港島南3 個水域)主要進行中上層漁業資源調查。調查
所得的漁獲物種、重量及長度等資料均被記錄作分析之用。此研究主要目的是探
討香港水域實施禁止拖網捕魚前後底層及中上層漁業資源和漁獲中具代表性經
濟科種變化。漁護署並委託對南海漁業資源研究具豐富經驗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
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研究所)就調查所得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
調查結果顯示,禁止拖網捕魚措施實施後對底層資源恢復跡象較中上層明顯。
底層資源總生物重量有顯著上升,不同水域反映出不同趨勢,而東南跟西北水域
的生物重量在特定的季節上升比較明顯。底層資源總生物數量上升則未見明顯,
顯示部分漁獲的長度或重量可能有上升跡象。中上層資源方面,整體生物數量和
生物量未有明顯上升跡象,可能與中上層漁業資源流動性較大有關。此外,調查
結果反映出漁業資源有較大的空間和時間變化,在不同季節和水域都顯示不同的
資源趨勢。收集及分析更長時期的資料將有助辨明漁業資源趨勢和動態 。
在禁止拖網捕魚措施實施後,個別代表性經濟科種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底
層資源方面,鯒科(牛鰍 )、鰏科(油力)及馬鮁科(馬郎 )的生物重量顯著
上升;而鯛科(魚)及梭子蟹科(梭子蟹 )的生物數量亦有顯著上升。中上層
資源方面,鯧科(䱽魚)和鯡科(黃魚)的生物數量和生物重量有顯著上升。個
別物種的體型變化可反映漁業管理措施對物種恢復的效用,而調查結果顯示禁止
拖網捕魚措施實施後的三年內印度鯒 (牛鰍 Platycephalus indicus )及皮氏叫姑魚
(老鼠 Johnius belangerii )在重量和長度方面均有明顯上升,反映香港漁業資
源在實施漁業管理措施後的初步復甦 。
此外,個別代表性經濟科種在禁止拖網捕魚措施實施後在各水域的恢復程
度不一。在東北水域,鯛科(魚)和帶魚科(牙帶 )的生物數量和重量;及金
線魚科(瓜衫 )的生物數量都有顯著的增長。在東南水域,鯛科(魚)、鯧科
(䱽魚)、金線魚科(瓜衫 )和梭子蟹科(梭子蟹 )的生物數量和生物量;鯒科
(牛鰍 )生物數量及石首魚科(䱛魚)生物重量都有顯著的增長。在西南水域,
鯒科(牛鰍 )及鯡科(黃魚)的生物數量和生物重量;及金線魚科(瓜衫 )的生
物重量都有顯著的增長。最後在西北水域,鯡科(黃魚)的生物數量和重量;及
石首魚科(䱛魚)生物重量都有顯著的增長。有些科種的恢復情況受季節影響 ,
例如在濕季,帶魚科(牙帶 )及蝦蛄科(瀨尿蝦)的生物數量和重量在東面水域
錄得增長;而在西面水域錄得金線魚科(瓜衫 )及魣科(竹簽 )生物重量的增長。
在乾季,在東面水域錄得狗母魚科(狗棍 )及魣科(竹簽 )的增長;而在西面水
域則錄得鰨魚科(撻沙 )的增長。
根據研究所於 2006 年(禁拖措施實施前)進行的分析,當時在香港水域的
漁船捕撈總馬力約為 270,000 千瓦 ,幾乎是當時可持續捕撈水平的兩倍 。這次研
究結果顯示,根據 2013 至 2015 年(禁拖措施實施後)香港漁業相關的生產及漁
船馬力統計資料,香港水域所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