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国画的发展和演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代前期戴进、吴伟与浙派;戴进(1388—1462);用“招贤纳士”为题材的历史故事画在明代宫廷画中占有相当比重,以表现皇帝纳贤的迫切心情。此画即取自家喻户晓的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的故事。画面描绘的生动而细致,人物的神情动态自然而传神。在画法上,显示出画家对于南宋画风的继承和发展,用笔简劲。墨色清雅,风格独特。;月下泊舟图;这幅画描绘暴雨降临的瞬间,风雨交加,江面上小舟颠簸摆荡,行人迎风而行的情景。为了捕捉这大自然戏剧性的一刻,戴进运用宽阔的湿笔,快速斜扫过画面,表现大雨滂沱如泼、雨雾翻腾的撼人气势,同时他也画出翻折的树叶、芦苇,和逆风行走的小舟形成一种垂直逆向,加强整幅画的动势。 戴进这幅画以自然中的风雨云雾为创作主题,可以追溯到南宋夏珪的传统。不过,和宋代绘画相比,戴进的构图动势更强烈,笔墨也更加奔放纵恣,这件《风雨归舟轴》影响了后来的明代宫廷画家,成为他们描绘这类风雨山水图的典范。;?《三友百禽图》,绢本设色,纵152.2厘米,横78.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作品右边款书:“永乐癸已秋七月,陇西边文进写三友百禽图于长安官舍”,可见是早期的作品。所谓三友,是指松梅竹,这三种耐寒的植物被称为“岁寒三友”,比喻为人品德的高尚纯洁,坚韧不屈。画家把三友穿插有序地植于土坡山石之间,叶茂花开,生机盎然。一百只祥禽瑞鸟散布于松梅竹石之中,多而不乱,生动自然,宛若自然界群鸟聚集真实场景之再现。此图所聚鸟类只数种类之多,形态动姿之丰富,堪称明代工笔花鸟画之冠。 ;山水画方面,吴伟是继戴进之后的浙派领袖人物。早年画风较工整细致,中年后变为苍劲豪放,笔墨淋漓。 吴伟“源出于文进”,但“笔法更逸”,用水更多,气魄更大,布景造型也更简括整体。吴伟也擅长人物,精于元人白描、南宋简笔与唐吴道子用笔,为江夏派的开山者。 ;长江万里图 此图为吴伟传世水墨写意山水画中仅见的长卷巨制,描绘了万里长江沿途的 壮丽云山、幽谷山村、城乡屋宇、江上风帆等。长卷构图,起伏多变; 意境浩荡而含蓄,江山壮美而显生机。用笔筒逸苍劲,横涂直抹,峰壑毕露, 枯湿浓淡,一气呵成,痛快淋漓。集中反映了画家以气势取胜的艺术特色。;东方朔为西汉名士,擅长辞赋,性诙谐,后世常以东方朔逸事为画题进行创作。 此图描绘东方朔从西王母处偷得仙桃后,匆匆逃跑的情景。画中未作任何背景, 仅绘银发长髯的东方朔左手捧着硕大的仙桃,右手紧握书卷, 一边疾步奔走一边转首回望,其紧张与机敏之态,栩栩如生。 以散乱的笔触和淋漓的运墨表现出腰间所围毛皮的蓬松;顿挫跌宕的运笔又令 衣袍、帽带在风中自如地飘举翻转,呈现出作家吴伟写意白描豪放纵逸的画风。;明代中期画家及作品—吴门四家; 在沈周与文征明的山水画中,水墨以及水墨淡着色的作品更为引人注目,并且都有粗细两种风格。 沈周的山水画以粗笔为多,师承吴镇而上溯董巨,笔丰墨健、浑厚沉郁、意态轩昂,犹能在温雅恬静的的情调里表达恢宏的胸襟、丰富的想象与蓬勃的生命力。其作品反映出来的审美趣味和笔墨意韵,代表了明代文人画的美学追求。 文征明的山水画以细笔为主要面目。他宗法赵孟頫,旁参王蒙,每于繁密中见文秀,情调娴静典雅,布景层叠而上然缺少纵深空间表现,笔墨则于干枯中见秀润,于熟练中显生涩,设色清丽雅洁,自有一股“士气”充溢其中。文征明的抒情意味胜于沈周,气度格局逊之。;沈周;沈周为他的老师陈宽(醒庵)70岁生日祝寿,凭借想象而创作的一幅国画精品。时年沈周41岁。此幅画于成化丁亥(1467年),取法为宋元文人画传统,故精力专注,特为杰出。画中山石林木笔法全仿王蒙,益以本身功力,更觉浑朴雄健。,几无空处,山石融合了王蒙的牛毛皴与董源、巨然的披麻皴法,先以淡墨层层皴染,再施以浓墨逐层醒破。笔法稳健细谨,不恣意逞任,用墨浓淡相间,於满幅布局中有疏朗之感,故觉实中有虚。而画悬泉百丈直泻冲下,涧水轻柔,云光山色极为精采。 ;他笔下的这件《庐山高图》轴并非写实之作,只是画家“因心造境”的理想山水。 传世的《庐山图》作品来看,荆浩到沈周,500年的时间,作为中国绘画传统主干的山水画解决了“图真”这一技术层面的问题,从元代开始,“因心造境”—创造画家理想中的山水,成为画家更为关心的问题。作为明代“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的山水画,无论早期还是后期,基本上继承的都是元代大师的衣钵,对于“实景山水”和“胸中丘壑”两者的关系,沈周有自己的理解。对客观世界一比一的描绘似乎无法激起他太多的兴趣,尽管他也有带纪实性质的作品,但他似乎侧重的是记录事件本身,而不追求对自然景物的真实再现。 ;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 凭记忆绘富春山居图 ;海外艺术市场偶尔会出售沈周的作品,一当出现,必然引起轰动,引致买家竞争。1991年11月艺术品拍卖季节,世界两大拍卖行苏富比和佳士得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