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配合体系与硫化胶物机性能的关系 耐磨性 与生胶体系的关系 玻璃化温度低的橡胶耐磨性好 一般磨耗条件下,以天然胶为好;在高温条件下,以丁苯胶为好;在高速条件下,以顺丁胶为好 与补强体系的关系 填充剂的结构、用量及分散度对胶料的耐磨性有很大影响 不同橡胶填充剂的最佳用量不同,在天然胶或丁苯胶中,炭黑一般用量为50-60份 与硫化体系的关系 随交联密度增加,耐磨性会出现一最佳值,随后下降 与防护体系的关系 使用防老剂可间接提高胶料的耐磨性 31 配合体系与硫化胶物机性能的关系 耐疲劳性 与生胶体系的关系 在高应变下,具有拉伸结晶的橡胶耐疲劳破坏性能较高 与补强体系的关系 补强性能好、结构高的填料,耐疲劳性好 与硫化体系的关系 多硫键有利于提高胶料耐疲劳性 与软化剂的关系 稀释作用小的粘稠性软化剂或能增加橡胶松驰特性的反应型软化剂对耐疲劳性有利 软化剂用量应尽可能少 31 部件配方设计 胎面胶 基本要求 耐磨 耐老化 耐刺扎 抗干湿滑 较低的滞后损失 1 胎面胶 生胶 NR、BR、SBR 因子午胎在行驶时,胎面与地面间的蠕动很小,牵引力和侧向力较高,不同胶种对磨耗影响不像斜交胎那样敏感,可提高天然胶的比例,改善胶料的抗切割、抗撕裂性、抗湿滑性,并提高未硫化胶表面粘性。 为了降低滚动阻力,可并用高比例的溶聚丁苯橡胶,并配以白炭黑。 1 胎面胶 炭黑 由于轮胎生热较低,故可采用超耐磨和中超耐磨等细粒子炭黑,以提高胎面的耐磨性和抗撕裂性能。 常用品种:N115、N110、N121、N234 并用部分白炭黑可提高胶料的抗撕裂性、减少崩花现象、同时有助于降低滚动阻力。 因轿车胎行驶速度高,为提高其稳定性,应适当提高胎面的硬度,因而可适当增加炭黑及硫黄的用量。 1 胎面胶 195/65R15 91V M G B C P T 生胶 SBR90/BR10 SBR80/BR20 SBR80/BR20 SBR60/NR40 SBR80/NR20 SBR100 炭黑/份 15 16 52 15 13 66 白炭黑/份 55 64 20 60 53 6 含胶率/% 51.04 47.77 49.56 48.76 53.30 49.55 225/45ZR17 M G P K H V 生胶 SBR100 BR65/NR36 SBR100 SBR100 SBR100 SBR70/NR30 炭黑/份 7 16 39 43 60 7.5 白炭黑/份 60 65 33 35 20 57.5 含胶率/% 49.04 45.13 49.80 46.17 43.37 51.81 225/40ZR18 M G B C Y F 生胶 SBR100 SBR100 SBR100 SBR100 SBR100 SBR80/NR20 炭黑/份 77 41 14 49 64 11 白炭黑/份 21 39 64 36 15 59 含胶率/% 39.99 44.41 48.68 44.91 45.00 50.39 235/35ZR19 M G C P D Y 生胶 SBR100 SBR100 SBR70/NR30 SBR100 SBR100 SBR100 炭黑/份 7 32 6 41 16 60 白炭黑/份 65 51 74 36 62 17 含胶率/% 49.28 43.19 46.40 46.31 45.97 45.62 1 部分国际知名轮胎公司胎面配方生胶及补强体系材料 胎面胶 硫化剂 硫黄 促进剂 次磺酸类促进剂 常用促进剂:CZ、NS等。 1 胎面胶 防老剂 通常采用防老剂4020与RD并用体系, 物理防老剂一般采用微晶蜡。 1 胎面胶 填加较高份数的细粒子炭黑和活性白炭黑 填料分散不均、胶料门尼粘度高 挤出性能差、挤出温度过高 添加分散剂、物理塑解剂等加工助剂 提高炭黑等填料的分散度、缩短混炼时间 降低胶料的门尼粘度、改善胶料工艺性能。 1 胎面胶 胎面胶配方是轮胎胶料配方中变化较多的一个,需跟据不同的使用性能要求进行功能性的调整 1 胎面胶 胎面配方示例 SMR 20 23 防老剂RD 1.0 BR9000 18 防老剂 4020 1.5 SBR1712 50 B型微晶蜡 1.0 N234 62 胎面料末 6.0 硬脂酸 1.0 硫黄粉 1.4 氧化锌 2.5 促进剂CZ 1.3 芳烃油 20 1 胎侧胶 基本要求 较高的拉伸强度 较大的伸长率 耐屈挠疲劳性 抗撕裂性 耐日光、臭氧老化性 未硫化胶具有较好的表面粘性。 2 胎侧胶 生胶 胎侧生胶主要采用NR/BR并用体系 加入顺丁胶可以提高胶料的耐屈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