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质量策划;质量策划的含义;质量策划内容;;质量策划输出;第一节 质量策划的过程;一、质量策划的任务;二、朱兰的质量策划步骤;三、顾客需求的识别;了解顾客需求;;需求信息的来源;顾客需求的识别—如何识别;顾客需求的识别—如何识别;顾客需求的识别—如何识别;管理顾客抱怨的重要性;顾客抱怨和反馈管理系统;客户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最重要的;第二节 标杆管理;标杆管理定义 ;;综合的观点:;标杆管理的类型;水平对比的项目;标杆管理流程;标杆管理的起源 ;标杆管理的定义 ;标杆管理的效果;标杆管理的对标;标杆管理的推广;标杆管理的步骤;标杆管理的步骤;标杆管理的步骤;标杆管理的步骤;标杆管理的类型(之一);标杆管理的类型(之二);标杆管理的类型(之三);标杆管理的类型(之四);案例1:美孚的标杆管理;案例1:美孚的标杆管理;案例1:美孚的标杆管理;发展背景;传统串行工程的产品开发模式;这种方式的缺陷是设计与制造的严重分离。设计师只负责按照功能要求把产品设计出来,至于如何加工生产,则是工艺师的事,这被一些国外学者形象地称为“扔过墙”(Over the wall)式的设计。;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这种设计方式的弊端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出于设计没考虑工艺,设计出的产品制造成本高,没有竞争力;出于各环节串行,生产准备只能在设计完全结束后起动,延长了产品开发时间,丧失了占领市场的机会;更为常见且很严重的情形是:一些设计要求在制造时很难实现甚至根本无法实现,由此导致的返工既浪费了人力,又延误了工期。
;并行工程的概念的产生;并行工程示意图;并行工程的优点;案例;原有的客车产品串行开发流程; (1)产品开发过程是串行的,工艺设计和工装设计 不能提前与产品设计,延长了产品开发周期。
(2)设计更改过于频繁,阻碍了信息的流动。
(3)设计图纸的审批流程过于烦琐。
根据并行工程思想, 对客车公司原有的产品开发流程进行了这样的改进。
(1)采用CAD、DFA (Design for Assembling) 等技术, 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就能够充分了解新产品的性能、结构以及车身覆盖件和车架等零部件的??制造性问题, 从而能够尽量减少设计错误, 提高设计质量; 同时增加DFM,使产品设计阶段就可考虑产品加工、装配等工艺性问题, 提高设计一次成功的可能性。
; (2)采用IPT工作模式, 根据客车公司的实际情况组建项目团队, 采用预发布和反馈的办法,并逐步使之制度化。在方案设计和结构设计的一定阶段,信向相关后续单位提前发布信息,一方面, 及时得到息反馈, 以提高工艺性, 可加工性;另一方面, 由于后续单位提前参与设计, 使他们及时了解体会设计意图, 同时可在适当时候进行工艺和生产准备。;(3) 健全设计评审和工艺评审制度。适当的评审工作不仅是产品开发过程的里程碑, 更大的优点在于它增加了过程的质量控制, 提高上、下游阶段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 使下游设计人员获得足够的信息以开展他们的工作, 有利于设计过程的并行, 及时发现设计缺陷。
(4) 实现工艺、工装和材料的并行开发和准备,可精简设计过程, 使制造系统与产品开发设计不构成大循环, 从而缩短开发周期, 提高产品质量。
经过改进后的产品开发周期如图2 所示。;编辑任务设计书; 波音公司在研制新机型波音777中采用并行工程, 比研制波音767 快一年半出图。
; 辛辛那提—密拉克隆机床公司采用并行工程生产新型数控机床, 成本下降了30 % , 周期从15 个月缩短至9 个月。;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IBM公司数据设备公司以及Motoroma公司等都已成功运行并行工程,它们的信息系统开发提前期均缩短50%以上,最高可达80%。
;总结; 第三节 田口方法;“田口质量”对品质的定义;田口质量的核心思想;田口质量的铁则;;;;;;田口玄一;;; SONY电视机 70年代的故事;顾客为什么喜欢日产SONY?;;; 许多大公司的“设计规程”中明确指出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采用田口方法的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否则在技术评审中难以通过。
美国波音公司已采用田口方法成功地进行了飞机尾翼设计。 ; 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美国后,在福特汽车获得成功,使福特在1986年盈利超越通用。后来,美国通用汽车工程管理学院,专门设置了田口方法的课程。
1994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从94年开始推广田口方法,首先应用在航天飞机燃料贮箱中。
据统计美国每年完成案例5000个以上,节约经费几十亿元。美国70%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了解田口方法。
由于世界范围内高技术产业兴起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际市场竞争的焦点已开始由价格的竞争转向质量设
文档评论(0)